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9,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断角
寒角
角胜
半角
角吹
厥角
戴角
角角
角角
折角巾
雀角
眼角
霜角
六角
棱角
《漢語大詞典》:断角(斷角)
稀疏而不连续的角声。 宋 陆游 《夜坐》诗:“惊鸿避弋鸣烟渚,断角凌风上雪云。” 宋 曹文晦 《梅魂》诗:“小桥流水乘春早,断角残鐘半夜寒。”
《漢語大詞典》:寒角
号角。因于寒夜吹奏,或声音凄厉使人戒惧,故称。 唐 韦应物 《广陵行》:“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 元 刘秉忠 《宿中山乾明寺》诗:“梦破小牕浮月色,漏残寒角奏梅花。” 陈毅 《雪中野营闻警》诗:“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漢語大詞典》:角胜(角勝)
较量胜负。 三国 魏 曹植 《与司马仲达书》:“无有争雄於宇内,角胜於平原之志也。” 宋 梅尧臣 《韩持国邀赋·斗山鹊》诗:“胡能知远人,角胜百合金。”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硾纸》:“自 乾隆 四十年间 苏 、 杭 、 嘉兴 人始为之,愈出愈奇,争相角胜,然总视画工之优劣,以定牋之高下。”
《骈字类编》:半角
唐 曹松 山中寒夜呈进士许棠 庭垂河半角,窗露月微棱。
元 尹廷高 北归渡扬子 浪花半角残阳里,曾见乾坤百战来。
《韵府拾遗 支韵》:角吹
张九龄诗愁听南楼角又吹
《國語辭典》:厥角  拼音:jué jué
本指兽的骨角。引申为叩头时,以额头触地。《书经。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孟子。尽心下》:「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
分類:触地
《漢語大詞典》:戴角
头顶上生角。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淮南子·墬形训》:“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史记·律书:“自含齿戴角之兽,见犯则校。”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戴角无上齿,傅翼恒两足。”
《漢語大詞典》:角角
(1).四角,四方。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2).犹角落。 曲波 《林海雪原》四:“ 剑波 三十六人的小分队,只占了这洞的一个小角角。”
《國語辭典》:角角  拼音:jué jué
雉鸣声。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鸣。」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折角巾
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 宋 张耒 《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
分類:名重一时
《漢語大詞典》:雀角
(1).指狱讼;争吵。 明沈鲸《双珠记·吉筵叙故》:“我与那人争殴一场,就遭他鼠牙并雀角,险健搆虚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偶因鹅鸭之争,致起雀角之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閭阎雀角,起於一时之忿争,因而趋告。”参见“ 雀角鼠牙 ”。
(2).《诗·召南·行露》有“谁谓雀无角”之句,因以“雀角”为该篇的代称。 姚华 《论文后编》:“《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
分類:狱讼争吵
《國語辭典》:雀角鼠牙  拼音:què jiǎo shǔ yá
比喻因小事而争讼。参见「鼠牙雀角」条。《花月痕》第五○回:「慢慢的采风问俗,去害马以安驯良,泯雀角鼠牙之衅,绝狼吞虎噬之端,不惊不扰,民得宽然,各尽地力。」
《國語辭典》:眼角  拼音:yǎn jiǎo
上、下眼皮的接合处。《红楼梦》第六三回:「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
《漢語大詞典》:霜角
边寒地区戍卒吹的号角。 明 戚继光 《盘山绝顶》诗:“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漢語大詞典》:六角
(1). 东汉 时, 匈奴 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斩将王,总称“六角”。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温禺鞮王,次左右斩将王,是为六角:皆单于子弟,次第当为单于者也。”
(2).六角扇。晋书·王羲之传:“又尝在 蕺山 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 书其扇,各为五字。”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人物异名》:“扇曰六角。”
分類:六角匈奴
《國語辭典》:棱角(稜角)  拼音:léng jiǎo
1.物体边缘的接角。唐。韩愈〈南山〉诗:「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也称为「棱子」。
2.比喻人锋芒毕露。如:「他为人内敛严谨,表面不露棱角。」
3.比喻待人处事不圆通、周到。如:「为人要圆融,不要太有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