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矩矱绳尺(矩矱绳尺)  拼音:jǔ huò shéng chǐ
本指画直角、方形及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法度。清。朱彝尊〈沈明府不羁集序〉:「分体制之正变,范围之,勿使逸出矩矱绳尺。」
《国语辞典》:严家无格虏(严家无格虏)  拼音:yán jiā wú gé lǔ
规矩严峻的家庭里,没有傲慢而不服管教的奴仆。《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
《国语辞典》:规矩不能方圆(规矩不能方圆)  拼音:guī jǔ bù néng fāng yuán
语本《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后反用其意,即使规矩也不能校正方圆。比喻意志坚定,不可改变。《淮南子。原道》:「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规矩不能方圆,钩绳不能曲直。」
《国语辞典》:游戏规则(游戏规则)  拼音:yóu xì guī zé
1.本指各种游戏进行的规则。
2.泛指各种事情进行时应有的规矩。如:「为了公平竞争,必须订定和遵守游戏规则。」
《国语辞典》:有失体统(有失体统)  拼音:yǒu shī tǐ tǒng
不符合身分、规矩、礼仪。如:「在正式场合要穿著整齐,言行得体,才不会有失体统。」
《国语辞典》:放肆话(放肆话)  拼音:fàng sì huà
不循规矩礼节的话。如:「说句放肆话,我这本事无人能及。」《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说句放肆话,他们这几位外行人,如何会教给学生做生意?」
分类:规矩礼节
《国语辞典》:糙人  拼音:cāo rén
不谙礼俗规矩的粗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弟,你瞧愚兄是个糙人,也不懂得如今那些拜老师收门生的规矩。」
《国语辞典》:走了大褶儿(走了大褶儿)  拼音:zǒu le dà zhé ér
差得太多,太不守规矩。《红楼梦》第六三回:「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著些儿,也提防著怕走了大摺儿的意思。」
《国语辞典》:矩教  拼音:jǔ jiào
规矩合度的教诲。常用为致亲友长辈书信的开头应酬语。如:「自违矩教,倏忽三年。」
《国语辞典》:铺规(铺规)  拼音:pù guī
商店中的规矩。如:「学徒到了铺子,就应该遵守铺规。」
分类:商店规矩
《国语辞典》:皮痒(皮痒)  拼音:pí yǎng
皮肤痒。比喻不守规矩,欠揍讨打。为要求对方改进的警告用语。如:「叫你好好看家,你竟然还敢跑出去玩,皮痒是不是?」
《国语辞典》:不顾体统(不顾体统)  拼音:bù gù tǐ tǒng
没有顾及当有的身分规矩。《文明小史》第五○回:「抚台嫌他不懂德法两国话,心里本有些不自在,又因他在戏馆里打架不顾体统,透了信给洋老总,叫他自己辞了罢。」
《国语辞典》:不可踰越  拼音:bù kě yú yuè
1.无法通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
2.不可超出规矩、本分。如:「小子!不可踰越!他是你父亲的朋友!」
《国语辞典》:标准动作(标准动作)  拼音:biāo zhǔn dòng zuò
1.体操、舞蹈、武术等操练中合乎规矩的动作。
2.称赞别人的动作合乎规矩。如:「这持枪的姿势真是标准动作!」
《国语辞典》: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拼音:chéng hé tǐ tǒng
责怪人的举止没有规矩、礼貌。《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定要几个梨园中人,杂坐衣冠队中,说长道短,这个成何体统!」《红楼梦》第六九回:「若要使张华领回,成何体统,便回了贾珍,暗暗遣人去说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