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伟鉴(偉鑒)
远大的见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以兹伟鉴,取其雄伯。”
分類:远大见识
《漢語大詞典》:坐井蛙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语出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 宋 苏轼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那将坐井蛙,而比 谈天衍 。”
分類:见识短浅
《漢語大詞典》:凡短
谓才能平庸,见识短浅。《晋书·陆玩传》:“臣实凡短,风操不立,阶缘嘉会,便蕃荣显,遂总括宪臺,豫闻政道。”
《漢語大詞典》:粗近
见识粗陋浅薄。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至若啟导麤近者,有影响之实,亦犹 于公 以仁活致封, 严氏 以好杀致诛。”
《漢語大詞典》:筐举(筐舉)
喻见识不广。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管闚筐举,守厥所见,未可言八紘之形埒,信万事之精练也。”
分類:见识不广
《漢語大詞典》:领鉴(領鑒)
鉴识,精辟的见识。 晋 孙绰 《丞相王导碑》:“非夫领鉴玄达,百鍊不渝,孰能莫忤於世,而动与理会者哉?”
《漢語大詞典》:俗监(俗監)
世俗的鉴赏。谓浅陋的见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此 庄周 所以笑《折杨》, 宋玉 所以伤《白雪》也。”
《國語辭典》:政治家  拼音:zhèng zhì jiā
称富有政治学识及经验的专家。
《国语辞典》:见不长(见不长)  拼音:jiàn bù zhǎng
见识不够。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早是这为官的性忒刚,则你这为吏的见不长,则这一桩公事总荒唐。」
分类:见识不够
《漢語大詞典》:鸿议(鴻議)
高论;见识广博的言论。 清 潘德舆 养一斋诗话卷一:“卓识鸿议,瞽论一空,极快事也。”
《漢語大詞典》:媕陋
谓人云亦云,见识浅陋。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一:“窃谓校书之道,贵择善而从;徇今而媕陋,泥古而迂癖,皆病也。”
《漢語大詞典》:管视(管視)
犹管见。狭隘的见识。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赞:“管视好偏,羣言难一。”
分類:狭隘见识
《漢語大詞典》:眇丈夫
犹言小丈夫。指见识短浅的男子。 清 黄景仁 《咏史》:“ 洛阳 贾亦奇男子, 东海 人非眇丈夫。”
《漢語大詞典》:陋弱
谓文章立论见识浅陋,音调柔靡。 鲁迅 《华盖集·答KS君》:“即如他那《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呈文》……但比起 何栻 《齐姜醉遣晋公子赋》的‘公子固翩翩绝世未免有情少年而碌碌因人安能成事’来,就显得字句和声调都怎样陋弱可哂。”
《漢語大詞典》:贫眼(貧眼)
指见识不广的人。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 唐 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