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瑶池(瑤池)  拼音:yáo chí
1.仙界的天池,传说中在昆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请。后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却待要宴瑶池七夕会,便银汉水两分开。」《西游记》第五回:「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
2.地名。汉车师地,唐置瑶池都护府,后改为金满县,即今新疆阜康县。
《國語辭典》:青鸟(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漢語大詞典》:青鴍
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鸟,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黄鷔。”
分類:鸟名
《漢語大詞典》:青鸟氏(青鳥氏)
古官名。为历正的属官,掌管立春、立夏。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青鸟氏,司启者也。” 孔颖达 疏:“立春立夏谓之启。此鸟以立春鸣立夏止,故以名官,使之主立春立夏。”
《漢語大詞典》:青乌(青烏)
(1).指 青乌子 。传说中的古代堪舆家。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黄帝 ﹞相地理则书 青乌 之説。”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 唐 李贤 注:“葬送造宅之法,若 黄帝 、 青乌 之书也。”
(2).为堪舆家的美称。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乌 相,宾惊白鹤飞。”
(3).指堪舆之术。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 清 黄宗羲 《陈令升先生传》:“先生於书画古奇器,赏鉴无不精絶,而青乌、素问、龟卜、杂术,皆能言其理。”
(4).泛指堪舆学的书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乌载卜。” 清 陈瑚 《拟邀文介石住尉迟庙》诗:“吟残丹叶空留恨,读遍青乌求疗饥。”
(5).借指风水宝地。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鹤,相青乌, 郑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晋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君墓志铭》:“墨龟未食,青乌不封,权殯于某所,需吉兆也。”
(6).鸟名。即乌鸦。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异海鸥之去就,无青乌之是非。”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有顷,天曙,忽有青乌数十如雀,飞集墙上。”
(7).借指太阳。太阳又称金乌。 元 杨维桢 《寄张伯雨》诗:“每瞻湖上青乌去,不觉山中白兔驯。”按,青乌去,指太阳下山;白兔驯,指月亮东升。
(8).复姓。 汉 有 青乌子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
《漢語大詞典》:碧桃
(1).桃树的一种。花重瓣,不结实,供观赏和药用。一名千叶桃。 唐 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诗:“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花木:“碧桃有深红者,粉红者,白者,而粉红之娇艷尤为夐絶。” 清 孙枝蔚 《别眄柯园》诗:“银杏百年树,碧桃千朵花。”《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红白相间的双色碧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2).桃实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其实有红桃、緋桃、碧桃、緗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臙脂桃,皆以色名者也。”
(3).古诗文中多特指传说中 西王母 给 汉武帝 的仙桃。 唐 许浑 《故洛城》诗:“可怜 緱岭 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唐 韩偓 《荔枝》诗之一:“ 汉武 碧桃争比得,枉令 方朔 号偷儿。” 清 陈维嵩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词之三:“百幅霞綃,十斛龙膏,何必 蓬山 访碧桃?”
《國語辭典》:蟠桃  拼音:pán táo
1.植物名。蔷薇科李属。原产中国大陆。果实也称为「蟠桃」,呈扁圆形,中有凹窝,其味甘美。参见「桃」条。
2.神话中的仙桃。传说三千年结果一次,吃了可以长生不死。《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愿今日蟠桃结实,可偷三五个吃。」
《國語辭典》:蟠木  拼音:pán mù
盘屈的大木。唐。白居易 答马侍御见赠诗:「蟠木讵堪明主用,笼禽徒与故人疏。」
《漢語大詞典》:蟠桃胜会(蟠桃勝會)
神话中 西王母 在 瑶池 设的品尝仙桃的宴会。其雏形见《汉武内传》《西游记》第五回:“一朝, 王母娘娘 设宴,大开宝阁, 瑶池 中做‘蟠桃胜会’。” 胡适 《〈西游记〉考证》七:“天上的贵族要开蟠桃胜会,他们依着‘上会的旧规’,自然不请这位前任弼马温。”亦作“ 蟠桃嘉会 ”。《西游记》第五回:“ 大仙 道:‘蒙 王母 见招,去赴蟠桃嘉会。’”亦省作“ 蟠桃会 ”、“ 蟠桃 ”。 明 无名氏 《霞笺记·霞笺重会》:“夫妻本是前生定,曾向蟠桃会里来。”白雪遗音·八角鼓·玉液琼浆:“古来饮酒有仙方,蟠桃会上孰为王。”白雪遗音·剪靛花·一朵红云:“八仙过海来庆寿, 王母娘娘 赴蟠桃。”参见“ 蟠桃 ”。
《國語辭典》:西域  拼音:xī yù
汉代的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之地,狭义的西域即今之新疆,主要为天山南路;广义而言,除天山南北路外,并踰葱岭(帕米尔)以西,包有今之中亚、西亚及印度。《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序》:「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阨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
《國語辭典》:青雀  拼音:qīng què
1.动物名:(1)桑扈。嘴巴弯曲,食肉。(2)鹢。一种水鸟,羽毛白色,形似鹭鸶。不怕风,能高飞。
2.旧时船头常刻有青雀,后以借指船舶。北周。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回。」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动物名。雀形目鸣禽类。头黑色,嘴曲而厚,色黄,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实及谷类。也称为「桑雇」。
2.古代隐士名。《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羸行。」
3.传说是少昊时的官名。为主管农事的九扈之一,掌理奖励百姓耕作养蚕之事。汉。蔡邑〈独断上〉:「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桑扈,刺幽王也。」或亦指颂美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 郭璞 注:“鷁,鸟名也。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 唐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 青雀 ”、“ 青舫 ”。 唐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闲逐维私向 武城 ,北风青雀片时行。”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 黄河 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
《漢語大詞典》:双成(雙成)
(1). 董双成 。神话中 西王母 侍女名。见《汉武帝内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金闕西厢叩玉扃,转教 小玉 报 双成 。”
(2).借指美女。《全唐诗》卷七五六载《春》诗:“绣衣白马不归来, 双成 倚槛春心醉。” 宋 徐铉 《柳枝词》之九:“新词欲咏知难咏,説与 双成 入管弦。”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 秦淮 佳丽,近有 双成 ,年甚綺,才色为一时之冠。”
《漢語大詞典》:西池
(1).池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 太子西池 是也。” 刘孝标 注引 山谦之 《丹阳记》:“ 西池 , 孙登 所创,《吴史》所称 西苑 也, 明帝 修復之耳。”晋书·刘毅传:“初, 裕 征 卢循 ,凯归,帝大宴於 西池 ,有詔赋诗。”
(2).相传为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的异称。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 西池 。”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不必 西池 献瑞,方披益地之图。”
(3).泛指西面的池塘。 唐 刘禹锡 《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诗:“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宋 晏殊 《玉堂春》词:“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國語辭典》:仙桃  拼音:xiān táo
1.一种桃树的果实。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木篇》:「仙桃,出郴州耽仙坛,有人至心祈之,辄落坛上,或至五六颗,形似石块,赤黄色,破之,如有核三重,研饮之,愈众疾,尤治邪气。」
2.泛指桃树。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漢語大詞典》:西母
(1). 西王母 。 晋 傅玄 《正都赋》:“ 东父 翳青盖而遐望, 西母 使三足之灵禽。” 唐 李贺 《马诗》之七:“ 西母 酒将阑, 东王 饭已乾。” 宋 张元干 《好事近》词:“ 西母 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参见“ 西王母 ”。
(2).指 清 慈禧太后 。俗称 西太后 。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传书信口訶 西母 ,改制称尊託素王。”
《國語辭典》:西王母  拼音:xī wáng mǔ
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传西王母住在昆崙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也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王母」、「王母娘娘」。
《漢語大詞典》:桃实(桃實)
指 西王母 的仙桃。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桃实千年非易得,桑田一变已难寻。” 郑泽 《七夕赴城》诗:“嫁钱能十万,桃实詎千年。”参见“ 桃核 ”。
《漢語大詞典》:桃核
桃子的核。汉武故事:“﹝ 王母 ﹞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着前, 王母 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 母 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着子,非下土所植也。’”诗文中常用其事。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 汉帝 看桃核, 齐侯 问枣花。”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 王母 留桃核。” 宋 王安石 《古意》诗:“当时弃桃核,闻已撑月窟。”
《漢語大詞典》:偷桃
古神话, 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子, 东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 唐 柳宗元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 蓬莱 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宋 王禹偁 《代答》诗:“君看白日冲霄者,多是偷桃窃药人。”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儿。” 清 赵翼 《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诗》诗:“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来。”
《國語辭典》:木公  拼音:mù gōng
1.松科「松树」的别名。参见「松树」条。
2.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东华帝君。参见「东王公」条。
《漢語大詞典》:青凤(青鳳)
(1).鸟名。传说中的五色凤之一。据禽经,凤有青凤、赤凤、黄凤、白凤、紫凤五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周昭王 ﹞二十四年。 涂脩国 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缀青凤之毛为二裘,一名燠质,二名暄肌,服之可以却寒。” 元 贡师泰 《赠天台李炼师》诗:“翠蛟青凤下晴空,家住 天台 第几重。”
(2).鸟名。即桐花凤。 唐 李贺 《天上谣》:“ 秦妃 捲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姚文燮 注:“青凤亦名桐花凤, 剑南 、 彭蜀 间有之。鸟大如指,五色毕具,有冠似凤。每桐有花则至,花落则不知所之。性至驯,喜集妇人釵上。”
(3).犹青鸟,传说中 西王母 的信使。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西池。奏记帘前,佩环听处依稀。”
(4).指凤翘。妇女头上戴的一种发饰。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春闺金麦微微响,青凤脛轻移银网。”
(5).喻绿竹。 宋 朱敦儒 《感皇恩·游□□园感旧》词:“日斜青凤舞,金尊倒。” 清 厉鹗 《寒食同少穆初观城南看花用东坡上巳日携酒出游韵》:“遗民那记白雁来,近岫犹看青凤舞。”
《漢語大詞典》:窃药(竊藥)
(1).传说 后羿 得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其妻 姮娥 盗食之,成仙奔月。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以“窃药”喻求仙。 唐 李白 《感遇》诗之三:“昔余闻 姮娥 ,窃药驻云髮。不自娇玉颜,方希鍊金骨。” 唐 李商隐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2).为死亡的婉词。 明 陈子龙 《为杜徕西悼亡》诗:“窃药先奔 羿 ,凌波不姓 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