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衰病
衰弱抱病。 唐 吴融 《阌乡寓居·阿对泉》诗:“六载抽毫侍禁闈,不堪衰病决然归。” 宋 苏轼 《次韵李修孺留别》之二:“穷通等是思家意,衰病难堪送客悲。”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老夫衰病,不久於世。”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这位衰病侵寻的老太太,还得把她消磨且尽的精力,灌注到全家的一切,作全家的中枢呢!”
《漢語大詞典》:病者
有病的人;衰弱的人。魏书·长孙稚传:“时 子彦 亦患脚痺,扶杖入辞。尚书僕射 元顺 顾相谓曰:‘吾等备位大臣,各居宠位,危难之日,病者先行,无乃不可乎?’”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彊者夭而病者全乎?”
《國語辭典》:弱质(弱質)  拼音:ruò zhí
1.虚弱的体质。南朝宋。谢灵运 山居赋:「弱质难恒,颓龄易丧,抚鬓生悲,腼颜自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若得贤妻如此用心,使我重见天日,我病体也就减几分了。但恐弱质恹恹,不能久待。」
2.才能薄弱。唐。钱珝〈为集贤崔相公让大学士表〉:「臣腐材弱质,叨列公台。」
《國語辭典》:衰颓(衰頹)  拼音:shuāi tuí
颓丧、不振作。「颓」文献异文作「颓」。《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田畴传》:「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
《漢語大詞典》:衰隤
见“ 衰頽 ”。
《国语辞典》:力弱  拼音:lì ruò
体力、力量衰弱。如:「经年累月的生病,早已使得他力弱体虚。」《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遂行,屯于沔阳。」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國語辭典》:奄奄  拼音:yān yān
气息微弱将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老夫妇只生得此女,自从失去,几番哭绝,至今奄奄不欲生。」
《國語辭典》:贫弱(貧弱)  拼音:pín ruò
贫穷衰弱。《史记。卷四。周本纪》:「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
《国语辞典》:力衰  拼音:lì shuāi
体力衰弱。如:「病后初瘉,体弱力衰,实在做不了粗重的工作。」
《國語辭典》:逶迟(逶遲)  拼音:wēi chí
徐行的样子。《文选。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國語辭典》:孤弱  拼音:gū ruò
孤苦衰弱。《文选。李密。陈情表》:「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漢語大詞典》:衰惫(衰憊)
(1).衰弱疲惫。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孙逢年好酒色老不衰:“晚年衰惫,齿皆蚛龋,空虚如楼阁。” 明 方孝孺 《赠刘文仲序》:“ 刘君 署 金华县 典史,朝夕奔走大府,形容衰惫,不类曩时。” 清 顾炎武 《答迟屏万书》:“弟至 曲沃 三日而大病…… 熊明府 来视者十次,尚未入城一拜,其衰惫可知。” 艾青 《他死在第二次》诗:“他走着,像一个衰惫的老人。”
(2).犹衰败。 宋 苏辙 《臣事策下》之一:“各安其所而不愿有所兴作,故天下渐以衰惫而不振。” 湘灵子 《轩亭冤》第二出:“倘非内政腐败,不克振作,何至衰惫若是?”
《漢語大詞典》:羸老
(1).衰弱的老人。左传·襄公十年:“余羸老也,可重任乎?”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行於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於道路。”
(2).衰老。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年八十许,尚聪明不大羸老。”
《漢語大詞典》:羸疾
(1).衰弱生病。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潘夫人传:“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昏卧,共縊杀之。” 唐 王维 《哭祖六自虚》诗:“悯凶纔稚齿,羸疾至中年。”
(2).羸疢,痼疾。南史·隐逸传·陶潜:“遂抱羸疾。 江州 刺忠 檀道济 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清 赵翼 《人参诗》:“以之疗羸疾,庸医亦奏技。”
《漢語大詞典》:羸病
衰弱生病。韩非子·十过:“财食将尽,士大夫羸病。” 汉 班固 《白虎通·丧服》:“身体羸病,故杖以扶身。” 唐 韩偓 《伤乱》诗:“交亲流落身羸病,谁在谁亡两不知。”
分類:衰弱生病
《國語辭典》:孱躯(孱軀)  拼音:chán qū
瘦弱的身体。明。李东阳〈燕长沙府席上作〉诗:「愧我孱躯真倚玉,看君雄饮欲吞江。」
分類:衰弱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