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8,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假象
螺钿
疮痂
首面
外部
示形
江珧
梨颊
半空中
平顶
光斑
露苗
琉璃瓦
地温
软顽
《國語辭典》:假象  拼音:jiǎ xiàng
与事物本质不相符的虚伪表象。如:「近来房地产的交易看似又活络起来,其实那只不过是财团炒作的假象。」
《國語辭典》:螺钿(螺鈿)  拼音:luó diàn
漆器或雕镂器物的表面,嵌上各种磨薄的螺壳做为装饰,称为「螺钿」。宋。苏籀〈栾城先生遗言〉:「公闻以螺钿作茶器者。凡事要敦简素,不然天罚。」也作「螺甸」。
《國語辭典》:疮痂(瘡痂)  拼音:chuāng jiā
疮口瘉合时表面所结的硬块。
《漢語大詞典》:首面
(1).“首”指美好的头发,“面”指姣好的面容。合指美丽的容貌。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小门使 谢彦顒 本 希萼 家奴,以首面有宠於 希萼 ,至与妻妾杂坐,恃恩专横。” 胡三省 注:“首面,龙阳之色也。”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好首面的傔从儘有,只怕还要别样金币之费?随足下相取。”参见“ 面首 ”。
(2).外表,表面。 宋 苏轼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宋 黄儒 品茶要录·渍膏:“﹝茶饼﹞膏尽则有如乾竹叶之色,唯饰首面者,故榨不欲乾,以利易售。”
(3).谓诗文的开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三百篇》《古诗十九首》,皆无题之作,后人取其诗中首面之一二字为题,遂独絶千古。”
《國語辭典》:面首  拼音:miàn shǒu
古代专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资治通鉴。卷一三○。宋纪十二。明帝泰始元年》:「帝乃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國語辭典》:外部  拼音:wài bù
1.物体的表面。如:「这栋建筑物的外部设计十分特殊,常吸引路人驻足欣赏。」
2.相对于内部,泛指在某一系统或范围之外者,如:「外部评鉴」、「外部环境」、「外部连结」。
3.清时称外交部。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臣当经办文照会英国外部,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分驻英国属境。」
《漢語大詞典》:示形
古代兵家战术用语。指行军布阵表面所显示的意图。语出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杜牧 注:“《传》曰:‘鷙鸟将击,必藏其形。’如 匈奴 示羸弱於 汉 使之义也…… 韩信 盛兵 临晋 而渡於 夏阳 ,此乃示以近形而远袭敌也。”通典·兵六:“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春秋 时 越 伐 吴 , 吴子 御於 笠泽 ,夹水而陈。 越 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进。 吴 师分以御之。 越 以三军潜涉,当 吴 中军而鼓之。 吴 师大乱,遂败之。” 清 曾国藩 《罗忠节公神道碑铭》:“公军渡 湖 汉 而西。至则示形 杭口 而暗进 鼇岭 。” 刘伯承 《回顾长征》:“这次, 毛主席 又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示形于 贵阳 之东,造成敌人的过失,我军得以争取时机突然西去。”
《國語辭典》:江珧  拼音:jiāng yáo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蚌类。壳薄而呈直角三角形,前端很尖,表面苍黑,有重叠状的鳞片纹。里面稍呈黑色,有光泽,生活于海岸的泥沙中。也称为「马颊」、「马甲」、「江瑶」。
《漢語大詞典》:梨颊(梨頰)
亦作“棃颊”。
(1).指梨实表面。 宋 陈师道 《家山晚立》诗:“遶舍苔衣积,倚墙棃颊红。”
(2).借指女子的面颊。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胡澹庵 十年贬海外,北归之日,饮于 湘潭 胡氏 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妓 黎倩 也。”
《國語辭典》:半空中  拼音:bàn kōng zhōng
空中。如:「他紧张得一颗心犹如悬在半空中一般。」
《國語辭典》:平顶(平頂)  拼音:píng dǐng
物体顶端平坦的部分。如:「伟人的铜像将立于纪念碑的平顶上,供后人瞻仰。」《清史稿。卷一○二。舆服志一》:「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之。」
《国语辞典》:光斑  拼音:guāng bān
太阳表面的亮斑。
分类:表面
《國語辭典》:露苗  拼音:lù miáo
岩石或矿脉出露在地表的部分。也作「露头」。
《國語辭典》:琉璃瓦  拼音:liú lí wǎ
表面用扁青石为药料烧制成的瓦,光亮鲜艳。多用来修盖宫殿、庙宇等。《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出来过了雷峰,远远望见高高下下,许多房子,盖著琉璃瓦,曲曲折折,无数的朱红栏杆。」
《漢語大詞典》:地温
地表面和土层不同深度的温度。地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漢語大詞典》:软顽(軟頑)
(1).犹撒野。 宋 秦观 《满园花》词:“我当初不合、苦撋就。惯纵得软顽,见底心先有。”
(2).表面和顺,内心狡猾。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九出:“[丑白]你到软顽,剥了衣裳![生]告壮士,善眼相看,天色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