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整衣敛容(整衣斂容)  拼音:zhěng yī liàn róng
整理服装,端正仪容。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孙士道》:「良久,整衣敛容如平时。」
《國語辭典》:衣绣夜行(衣繡夜行)  拼音:yì xiù yè xíng
穿著锦绣华服在夜间行走。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比喻荣显不为人知,徒自埋没湮灭。《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如何?』」也作「衣锦夜行」、「衣锦夜游」。
《國語辭典》:衣绣昼行(衣繡晝行)  拼音:yì xiù zhòu xíng
白天穿著锦绣华服在路上行走。比喻身居官职,荣耀异常。《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张既传》:「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也作「衣锦昼游」。
《國語辭典》:衣锦食肉(衣錦食肉)  拼音:yì jǐn shí ròu
穿的是锦绣华服,吃的是美味肉食。形容生活安乐富裕。《周书。卷五○。异域传下。突厥传》:「突厥在京师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也作「衣帛食肉」。
《漢語大詞典》:衣幞
同“衣襆”。
衣裳包裹。
分類:衣裳包裹
《漢語大詞典》:衣襆
衣裳包裹。南史·王华传:“ 华 时年十三,在军中,与 廞 相失,随沙门 释曇冰 逃,使提衣襆从后,津逻咸疑焉。”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须臾,白刃夫携一衣襆入厅,续有女人从之,乃计会逃逝者也。”
分類:衣裳包裹
《国语辞典》:拱手垂裳  拼音:gǒng shǒu chuí cháng
双手合抱胸前,衣裳下垂,端坐不动。形容无为而治,安坐江山。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今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向风。」
《国语辞典》:一尺布,尚可缝(一尺布,尚可缝)  拼音:yī chǐ bù,shàng kě féng
一尺的布,尚可缝成衣裳共穿。用来讽喻兄弟不合,无法相容。《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国语辞典》:绯绿社(绯绿社)  拼音:fēi lǜ shè
宋代杂剧,因所著衣裳的颜色而称为「绯绿社」。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四国朝、遏云社、绯绿社。」简称为「绯绿」。
《国语辞典》:绷巴(绷巴)  拼音:bēng bā
古代一种脱去衣裳,以绳索捆绑的刑罚。《西游记》第二四回:「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也作「掤扒」。
《国语辞典》:拼扒  拼音:pīn bā
古代一种脱去衣裳,以绳索捆绑的刑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一出》:「分明是你把妻儿骗,今日怎胡言?拷打更拼扒,如今怎亸免。」也作「掤扒」。
《国语辞典》:倒裳索领(倒裳索领)  拼音:dào cháng suǒ lǐng
倒拿衣裳寻找领子。比喻做事不得要领。《邓析子。无厚》:「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国语辞典》:搂衣裳(搂衣裳)  拼音:lōu yī shang
用手拢著,提起衣裳。如:「新娘的婚纱太长,进礼车时,新郎帮忙搂衣裳。」
《漢語大詞典》:胡曹
传说为 黄帝 臣,始作衣裳。吕氏春秋·勿躬:“ 胡曹 作衣。”《淮南子·修务训》:“ 胡曹 为衣。” 高诱 注:“曰:‘ 黄帝 垂衣裳。’ 胡曹 亦 黄帝 臣也。” 明 杨慎 《凤赋》:“ 史皇 作斧扆,绘凤之羽; 胡曹 黹衣裳,画凤之文。”
分類:黄帝衣裳
《漢語大詞典》:鸿衣羽裳(鴻衣羽裳)
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巖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漢語大詞典》:鬼吵鬼闹
乱吵乱闹。例如:我拿件衣裳赔你好了,不要这样鬼吵鬼闹的!
分類: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