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行档(行檔)  拼音:háng dàng
职务。《红楼梦》第九三回:「将各行档的花名册子拿来,你去查点查点。」也作「行当」。
分類:行当行业
《漢語大詞典》:风月旦
传统戏剧行当名。即贴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贴旦谓之风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谓之武小旦。”参见“ 贴旦 ”。
分類:戏剧行当
《國語辭典》:贴旦(貼旦)  拼音:tiē dàn
传统戏剧的角色名,为次要旦角。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贴旦引二徕上云)妾身姓李,夫主姓张。」《金瓶梅》第七四回:「安郎中唤戏子:『你每唱个宜春令奉酒。』于是贴旦唱道:『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诚。杀羊茶饭,来时早已安排定。』」
《漢語大詞典》:墩子武生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长靠武生的俗称。主要特点是扎“靠”(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穿厚底靴。如京剧《长坂坡》中的 赵云 、《挑滑车》中的 高宠 等。
《漢語大詞典》:短打武生
传统戏曲中脚色行当。武生的一种。同长靠武生相对。着短装,穿薄底靴,兼用长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现步战。表演上重矫捷、灵活。如京剧《三岔口》中的 任堂惠 、《十字坡》中的 武松 。
《國語辭典》:反串  拼音:fǎn chuàn
1.演员不扮演他平日所担任的角色,而串演其他角色,称为「反串」。如生扮丑、丑扮净等。
2.今多指女扮男装、男扮女装为「反串」。如:「这场誇张的反串演出,赢得观众满堂喝采。」
《國語辭典》:大花脸(大花臉)  拼音:dà huā liǎn
传统戏剧中的净角。多饰地位较高、举止庄重的人。注重唱工。也称为「大面」、「大花面」、「正净」。
《漢語大詞典》:袍带丑(袍帶丑)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 王龙 、《斩黄袍》中的 韩龙 等。
《國語辭典》:三教九流  拼音:sān jiào jiǔ liú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参见「三教」条。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参见「九流」条。三教九流指各种学术流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后亦用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镜花缘》第九九回:「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也作「九流三教」。
《漢語大詞典》:纱帽生(紗帽生)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 王金龙 等。
《漢語大詞典》:浪旦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花旦的一种。扮演剧中行为放荡的妇女。如京剧《拾玉镯》中的 刘媒婆 。
《國語辭典》:架子花脸(架子花臉)  拼音:jià zi huā liǎn
一种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以亮相与工架为重,唱白结实而少,身段灵活做工多。如京剧《长坂坡》中的张飞、《青风寨》中的李逵、《除三害》中的周处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