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掠虚
窃取虚名。景德传灯录·文偃禅师:“虽然如此,汝亦须实到这箇田地始得;若未,切不得掠虚。”
分類:窃取虚名
《漢語大詞典》:治名
(1).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好名声。汉书·尹翁归传:“ 翁归 三子皆为郡守。少子 岑 歷位九卿,至后将军。而 閎孺 亦至 广陵 相,有治名。”三国志·魏志·温恢传:“ 汝南 孟建 为 凉州 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
(2).谓谋求虚名。三国志·魏志·诸葛亮传论“ 诸葛亮 之为相也” 裴松之 注引《袁子》:“ 亮 治实而不治名,志大而所欲远,非求近速者也。”
《漢語大詞典》:耀名
炫示虚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饰虚矜伪,誑世耀名。”
分類:炫示虚名
《漢語大詞典》:积虚(積虚)
谓务虚名,不切实际。《意林》卷五引 晋 杨泉 《物理论》:“任实者渐消,积虚者日长。”南齐书·虞玩之刘休等传论:“故有窃名簿阀,忍贼肌肤,生滥死乖,趋避绳网。积虚累谬,已数十年,欺蔽相容,官民共有,为国之道,良宜矫革。”
《漢語大詞典》:吻角
(1).某些昆虫、软体动物的嘴和触角。常用来比喻虚名微利。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一日尊前,故谓 薛 曰:‘聊假二千緡,创立 鑑湖 别墅, 鄞 麾才罢,便当谢病,一扁舟钓於 越溪 ,岂能随蜗蝇竞吻角乎?’”
(2).特指嘴。 宋 王令 《梦蝗》诗:“梦蝗千万来我前,口似囁嚅色似寃。初时吻角犹唧嗾,终遂大论如人然。”
(3).口边;嘴角。 明 宋濂 《送钱允一还天台》诗:“腰围白玉金作銙,吻角左右分三髭。” 明 刘基 《题蟹》诗之二:“能令吻角流馋沫,莫向牕前咤老饕。”
《漢語大詞典》:脩实(脩實)
谓务实而不图虚名。孔丛子·抗志:“ 桥子良 脩实而不脩名,为善不为人之知己,不撞不发,如大钟然。”
《漢語大詞典》:沽虚
猎取虚名。 唐 司空图 《贻王进士书》:“今吾守道固穷,且窃文学之誉,是邪竞沽虚者之讎嫉也。”
分類:猎取虚名
《國語辭典》:应名儿(應名兒)  拼音:yìng míng ér
挂名。《红楼梦》第六○回:「近因柳家的见宝玉房中的丫鬟差轻人多,且又闻得宝玉将来都要放他们,故如今要送他到那里去应名儿。」
《國語辭典》:蜗名蝇利(蝸名蠅利)  拼音:guā míng yíng lì
形容微不足道的名利。金。刘志渊 行香子。妙道勤求词:「妙道勤求,乐以忘忧,要蜗名蝇利心休。」也作「蝇利蜗名」。
《國語辭典》:向声背实(向聲背實)  拼音:xiàng shēng bèi shí
注重虚名而不求实学或只重传闻而不求事实。《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國語辭典》:虚荣心(虛榮心)  拼音:xū róng xīn
不务实际,只贪慕浮名富贵的心理。
《国语辞典》:名不当实(名不当实)  拼音:míng bù dāng shí
空有虚名,不合实际。也作「名不符实」、「名不副实」。
分类:空有虚名
《漢語大詞典》:哗世取名(譁世取名)
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譁世取名之事。”
《國語辭典》:急功近名  拼音:jí gōng jìn míng
急于求得成效,贪图眼前虚名。《清史稿。卷二九二。高其倬等传。论曰》:「世宗治尚明肃,诸臣皆以开敏精勤称上指,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溪刻,重为世诟病者,固大异矣。」
《漢語大詞典》:不务空名(不務空名)
不追求虚名。 毛泽东 《〈中国工人〉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分類:追求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