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24,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藏经
云藏
无尽藏
藏名
藏用
藏修
海藏
华藏
摧藏
归藏
归藏
潜藏
藏拙
大藏
藏钩
《国语辞典》:藏经(藏经)  拼音:zàng jīng
大藏经的简称。参见「大藏经」条。
《骈字类编》:云藏(云藏)
元 刘因 杂诗二首 其二 水绕千山合,云藏数亩荒。
《韵府拾遗 阳韵》:刘禹锡诗云藏巫峡音容断欧阳衮诗云藏古壁遗龙象草没香台抱鹿麛
《國語辭典》:无尽藏(無盡藏)  拼音:wú jìn zàng
1.无穷无尽的宝藏。宋。苏轼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中国佛教三阶教派的经济慈善机构。三阶教此机构将信徒所供养的财物储存,供天下寺院整修费用之补助,救济贫苦的人,以及女性信徒礼忏之需;另外还提供借贷。《太平广记》卷四九三:「武德中,有沙门信义习禅,以三阶为业,于化度寺置无尽藏。」
《漢語大詞典》:藏名
(1).隐匿名声。 南朝 梁 简文帝 《七励》:“卖药无藏名之老, 河 泗 无洗耳之翁。” 唐 李白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 青莲居士 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年。”
(2).谓收录其名。新唐书·代宗纪:“给功臣铁券,藏名于太庙,图形于 凌烟阁 。”
《漢語大詞典》:藏用
(1).潜藏着的功用。语本《易·繫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孔颖达 疏:“藏诸用者,潜藏功用,不使物知。”谓隐藏难知者而更显表其功用。《南齐书·乐志》:“道閟期运,义开藏用。”
(2).指暗藏其用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詹鍈 义证:“有时隐晦含蓄把作品的用意暗藏起来,使读者有想象的餘地。”
《漢語大詞典》:藏修(藏脩)
亦作“ 藏脩 ”。 礼记·学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 郑玄 注:“藏谓怀抱之;脩,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唐 牟融 《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明 宋濂 《恒山精舍记》:“恆山精舍者, 盱江 王君 伯昭 藏脩之所也。”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今日特请 微之 过来,撮其要旨,讲论一番,庶丽泽不虚,藏修有待。”
《漢語大詞典》:海藏
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海藏安静,风识牵乐。不入度门,孰探玄要?” 唐 李德裕 《赠园明上人》诗:“ 远公 説长松下, 龙树 双经海藏中。”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驪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漢語大詞典》:华藏(華藏)
亦作“ 华臧 ”。 佛教语。莲华藏世界(或华藏世界)的略称。 元 耶律楚材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诗之一:“春色未如华藏富,湖光不似道心明。”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一门并去游华藏,羞予紫誥金章,奈蹉跎红尘路旁,何当一指津梁。”
《國語辭典》:摧藏  拼音:cuī cáng
伤心、悲痛。《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晋。刘琨〈扶风歌〉:「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國語辭典》:归藏(歸藏)  拼音:guī cáng
1.归葬。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今者归葬有日,先远戒期。」
2.书名。相传为比《周易》更早的《易经》,作者不详。原书在汉初已亡佚,清朝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有佚文一卷,内容多述大禹、后羿等的神话传说。
《漢語大詞典》:归藏(歸藏)
归葬。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今者归藏有日,先远戒期。” 明 高攀龙 《泰伯庙碑》:“盖 梅里 平墟 为 泰伯 端委之地, 皇山 为归藏之地。”
分類:归葬
《國語辭典》:潜藏(潛藏)  拼音:qián cáng
隐藏,避世。《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山中元不少,只为潜藏难求。」
《國語辭典》:藏拙  拼音:cáng zhuó
掩蔽自己拙劣的意见、技能等,不敢显示披露。常用作自谦之辞。唐。韩愈〈和席八夔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老残游记》第六回:「天地生才有数,若下愚蠢陋的人,高尚点也好借此藏拙。」
《漢語大詞典》:大藏
指大藏经。 唐 杜荀鹤 《题护国大师塔》诗:“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 清 赵翼 《梁制观世音像歌》:“译经演法阐大藏,举世皈嚮如云蒸。”
分類:大藏经
《國語辭典》:藏钩(藏鉤)  拼音:cáng gōu
河南省义阳,于腊日祭祀之后,叟妪儿童所行的一种游戏。将人员分为两方,一方把钩藏在手里,对方猜中则算赢。
分類:藏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