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苜蓿风味(苜蓿风味)  拼音:mù sù fēng wèi
苜蓿,一种价钱便宜的蔬菜。苜蓿风味比喻教书生活的清苦。《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们老弟兄要时常屈你来谈谈,料不嫌我苜蓿风味怠慢你。」
《国语辞典》:水耕蔬菜  拼音:shuǐ gēng shū cài
以水耕法栽种的蔬菜。约三至五周即可采收,较无病虫害,且不受农药残馀的威胁。栽培的蔬菜以叶菜类为主。
《国语辞典》:冷冻蔬菜(冷冻蔬菜)  拼音:lěng dòng shū cài
经由低温急速冻结的蔬菜。处理过程包括蔬菜的清洗、选别、杀菁、冷却及急速冻结。杀菁是以蒸气或热水高温处理,以抑制酵素及去除部分的微生物。通常以摄氏零下四十度冷藏,约可保存一年。以根茎类及豆类为主,如胡萝卜、青花菜、玉米、毛豆等。
《国语辞典》:高冷地蔬菜  拼音:gāo lěng dì shū cài
种于高海拔农地的蔬菜。主要特性为虫少、乾净、甘脆等。常见品种如甘蓝、高丽菜、豆苗、大蒜、菠菜等。
《国语辞典》:亚蔬中心(亚蔬中心)  拼音:yà shū zhōng xīn
为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的简称。成立于民国六十年,它是中华民国境内唯一国际性农业试验研究机构,成员包括中、美、韩、菲、泰,以及未赤化前越南等各国代表。亚蔬中心设于台南市善化区,以培育优良蔬菜品种,提高亚洲人民的营养水准为主要目的。
《国语辞典》:脱水食品(脱水食品)  拼音:tuō shuǐ shí pǐn
一种经过脱水处理的食品。如脱水蔬菜、香菇或虾米、水果乾等。
《国语辞典》:园艺作物(园艺作物)  拼音:yuán yì zuò wù
栽培于园圃间的作物。大致可分为蔬菜、果木、花卉三种。
《国语辞典》:有机蔬菜(有机蔬菜)  拼音:yǒu jī shū cài
一种完全不施用农药及化学肥料所种植出来的蔬菜。有机蔬菜是采用病虫害自然防治法及有机肥料栽培,所以不会残留农药。
《国语辞典》:鲍鱼菇(鲍鱼菇)  拼音:bào yú gū
植物名。一种常食用的蕈菇类蔬菜。侧耳科北风菌属,子实体略平展,菇背具波状菌褶,菌肉白色,形似鲍鱼,故称为「鲍鱼菇」。
《国语辞典》:烟蚜(烟蚜)  拼音:yān yá
动物名。一种危害烟叶、蔬菜、桃、李等的蚜虫。多为绿色或黄绿色。
《国语辞典》:果菜类(果菜类)  拼音:guǒ cài lèi
以果实供作主要食用部分的蔬菜。如南瓜、番茄等。
《国语辞典》:根菜类(根菜类)  拼音:gēn cài lèi
一种根部发达的蔬菜类。根部有圆锥状、棒状、球状、块状等,可贮藏养分,主要以根部供食用,故称为根菜类。如萝卜等。
《国语辞典》:花菜类(花菜类)  拼音:huā cài lèi
泛指花部特别肥嫩发达,以幼花序或花蕾供食用的蔬菜类。如青花菜、金针菜等。
《国语辞典》:大陆妹(大陆妹)  拼音:dà lù mèi
1.专指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女子。多含轻视之意。如:「她从大陆到台湾已有多年,每次听到旁人称呼她们『大陆妹』,总是觉得很彆扭。」
2.一种蔬菜。「福山莴苣」的俗称。自中国大陆地区引进,是一种不结球的嫩叶莴苣。台湾农民称「莴苣」为「莴仔菜」,有些地方的称呼音近「妹仔菜」,因此称为「大陆妹」。
《国语辞典》:蜡果(蜡果)  拼音:là guǒ
用蜡制成的各种蔬菜、水果。如:「蜡果的制作技术越来越精良,几可乱真。」
分类: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