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择菜(擇菜)  拼音:zhái cài
1.采拾野菜。《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2.挑拣蔬菜中可食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黄韭
蔬菜名。即韭黄。 宋 苏轼 《送范德孺》诗:“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参见“ 韭黄 ”。
《國語辭典》:韭黄(韭黃)  拼音:jiǔ huáng
1.韭菜的根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菜部。韭》:「韭之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菁。……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2.黄嫩的韭菜。
《漢語大詞典》:风菜(風菜)
(1).药草名。
(2).一种供制腌菜用的蔬菜。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荷香 的娘端了一盆刚腌好的风菜出来,放在当地;又将墙脚边晒着的大瓮,搬过一个;动手将风菜一颗颗地揿入瓮中。”
《國語辭典》:大蒜  拼音:dà suàn
植物名。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球形至扁球形,外皮膜质,常由多个瓣状小鳞茎组成,多生于暖地原野间。叶扁平,长线形,有微棱,色多浅绿,气微臭。伞形花序密具珠芽,间有数花,花被六片,常粉红色。茎叶皆可食。具有健胃、整肠、趋寄虫等功效。
《漢語大詞典》:百蔬
亦作“ 百疏 ”。 各种蔬菜。国语·鲁语上:“昔 烈山氏 之有天下也,其子曰 柱 ,能殖百穀百蔬。”荀子·富国:“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 杨倞 注:“疏与蔬同。”
分類:蔬菜
《漢語大詞典》:豆蔬
用作副食品的豆和蔬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下山一里,復渡南门,又东北三里,携豆蔬抵 天妃殿 。”
《漢語大詞典》:土英
蔬菜、花草中的上品。《吕氏春秋·本味》:“ 阳华 之芸, 云梦 之芹, 具区 之菁, 浸渊 之草,名曰土英。” 高诱 注:“英言其美善,土英华也。”
《漢語大詞典》:青茭
(1).喂牲口的青色干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羊一千口者,三四月中,种大豆一顷,杂穀并草留之,不须锄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
(2).即菰。其嫩茎俗称茭白,可作蔬菜。
《漢語大詞典》:五菜
五种蔬菜。指葵、韭、藿、薤、葱。《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菜为充。” 王冰 注:“谓葵、藿、薤、葱、韭也。”灵枢经·五味:“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分類:蔬菜
《漢語大詞典》:脆嫩
①(蔬菜瓜果等)鲜嫩易碎裂:脆嫩的黄瓜。②比喻幼嫩柔弱:孩子脆嫩的肩膀怎能承受如此重负?
《漢語大詞典》:短黄
蔬菜名。即矮黄。薹菜的一种。 宋 陆游 《菜羹》诗:“臺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峯美不如。”
《漢語大詞典》:土窖
(1).土洞。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黄鼠:“黄鼠出 太原 大同 ……状类大鼠,黄色,而足短善走,极肥,穴居有土窖,如牀榻之状者则牝牡所居之处。”
(2).我国北方民间用以储存蔬菜、薯类及避寒的地下室。俗称“地屋子”。
《漢語大詞典》:矮黄
蔬菜名。 宋 陆游 《自适》诗:“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自注:“矮黄, 吴中 菜名。”参见“ 短黄 ”。
《漢語大詞典》:短黄
蔬菜名。即矮黄。薹菜的一种。 宋 陆游 《菜羹》诗:“臺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峯美不如。”
《國語辭典》:腌菜(醃菜)  拼音:yān cài
泛称用盐或各种香料浸泡脱去水分的蔬菜。如:「老店号新产品,他们的腌菜口感不凡,吃来舌齿生津。」
《國語辭典》:芥菜  拼音:jiè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叶柄肥厚,叶缘有深或浅的缺刻,叶片皱摺。春、夏之交从茎顶抽出花轴,花黄色,在茎顶排成总状花序。茎叶、供蔬食,种子供榨食用油、磨粉为芥茉。原产亚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