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吹葭  拼音:chuī jiā
古代将葭莩灰放置在律管内,以占知季候。若某节气至,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便飞动起来,故称节气变换为「吹葭」。见《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唐。杜甫 小至诗:「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也作「吹灰」。
《漢語大詞典》:葭萌
远方之民。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天下新定,矢石之勤始瘳,而主上方以边垂为忧,忿葭萌之不柔,未遑於论都而遗思 廱州 也。” 李贤 注:“ 杨子云 《长杨赋》曰:‘遐萌为之不安。’谓远人也。案: 篤 此赋每取 子云 《甘泉》《长杨赋》事,意此‘葭’即‘遐’也。”
分類:远方
《漢語大詞典》:葭琯
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緹室葭琯以候气,多为管以参验。”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运机发纵,可以意推,葭琯浑仪,递相祖述。”参见“ 葭灰 ”。
分類:葭莩玉管
《國語辭典》:葭灰  拼音:jiā huī
一种古代占气候的方法。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以占。《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骈字类编》:葭薍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行当自劾去,渔钓老葭薍。
《骈字类编》:葭水
汉书地理志广平国县南和注列葭水东入㴲竭又燕刺王传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泉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乌鹊斗死鼠舞殿端门中殿上户自闭不可开天火烧城门大风坏宫城楼折拔树木流星下堕后姬以下皆恐王惊病使人祠葭水召巫注晋灼曰地理志葭水在广平南和
《漢語大詞典》:汀葭
水边的芦苇。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汀葭稍靡靡,江菼復依依。” 唐 陈子昂 《宿襄河驿浦》诗:“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分類:水边芦苇
《漢語大詞典》:葭律
亦称“ 葭管 ”。 装有葭莩灰的律管。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饗祭。” 唐 黄滔 《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明 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 俞锷 《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参见“ 葭灰 ”。
分類:葭莩律管
《國語辭典》:葭灰  拼音:jiā huī
一种古代占气候的方法。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以占。《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漢語大詞典》:鸣葭(鳴葭)
(1).古代管乐器。葭,通“ 笳 ”。 汉 张衡 《西京赋》:“发引和,校鸣葭,奏《淮南》,度《阳阿》。”
(2).吹奏笳笛。《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鸣葭戾朱宫,兰巵献时哲。” 李周翰 注:“葭,笛也。天子行,鸣笛引路也。”参见“ 鸣笳 ”。
《漢語大詞典》:鸣笳(鳴笳)
(1).笳笛。古管乐器名。 汉 时流行于 西域 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三国 魏 曹丕 《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 宋 王安石 《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 江西 兵展旗鸣笳以进。”
《骈字类编》:芦葭(芦葭)
南史张绪传见柳翣下驼酉阳杂俎玉门军有芦葭泉周二丈深一丈 马千头饮之不竭
《骈字类编》:葭冷
江淹 娼妇自悲赋 霜绕衣而葭冷,风飘轮而景昃。
《骈字类编》:葭室
王梅恭祀圜丘赋岁在壬辰冬仲之吉日长至于南郊微阳动于葭室
《骈字类编》:葭蒲
郭璞江赋见兰红下
《漢語大詞典》:附葭
语本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后因以“附葭”喻攀附戚谊。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寄张使君》诗:“慕友慙连璧,言姻喜附葭。”
分類:攀附
《骈字类编》:葭中
水经注穆天子传曰天子射鸟猎兽于郑圃命虞人掠林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擒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押畜之东虞是曰虎牢矣 苏轼诗人生百年寄须鬓富贵何异葭中莩
《韵府拾遗 麻韵》:浮葭
王柏诗宝律浮葭欲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