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楚班
指 春秋 著名匠人 公输般 。 鲁 人,原称 鲁班 ;因曾为 楚国 造云梯攻 宋 ,又称 楚班 。后用为巧匠的代称。《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晋 曹毗 《箜篌赋》:“尔乃 楚班 製器,穷妙极巧,龙身凤颈,连翩窈窕。”
《漢語大詞典》:独乐寺
中国现存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在天津市蓟县城西部。相传始建于唐代,公元984年重建。历代屡经重修。其主要建筑有山门和观音阁。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观音阁在山门之北,为现存最古的木构楼阁。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外观两层,内部连同平坐夹层共三层,歇山顶。阁中央是一直通三层的空井,置有高16米的十一面观音塑像,造型精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邛乡蒟(邛鄉蒟)
古代西南 邛都 地区以产蒟酱著名,故有此称。 唐 李义府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诗:“不求 绥岭 桃,寧美 邛乡 蒟。”
《漢語大詞典》:荣宝斋(榮寶齋)
我国著名的木板水印出版机构。在 北京 琉璃厂 。1894年( 清 光绪 二十年)创立,经营木板水印业务。近年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范围扩大至文房四宝,所复制的古今名画,酷肖传神,富有民族特色。
《國語辭典》:平复帖(平復帖)  拼音:píng fù tiè
晋陆机向他朋友问候疾病所写的书札。字形朴质,在章草、今草之间。宋《宣和书谱》十四著录,为现今最早的名人墨迹,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國語辭典》:建窑(建窯)  拼音:jiàn yáo
位于福建建安的窑厂。因多使用含铁质极多的釉,故以产黑釉陶器著名。出品的器物,胎质极薄,釉色漆黑,釉面多条状结晶的银白细纹,十分美观,以制茶具最著名。明代时移至建阳,出产白建、乌泥建、紫建三种,其中白建色泽润白,最为精美,制佛像尤佳。
《國語辭典》:钧窑(鈞窯)  拼音:jūn yáo
河南省钧州所出产的瓷器。瓷质细腻,釉色多变化,是艺匠在烧制时,利用铜的还原形成绚丽多彩的窑变。并运用纯熟的技巧,特殊的釉药,而突破以往瓷器上单一的色调,出现多种釉色的极品。以玫瑰紫、海棠红、月白等釉色最负盛名。也称为「钧州窑」。
《漢語大詞典》:榆林窟
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又名 万佛峡 。在 甘肃 安西 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开于 唐 以前, 唐 、 五代 、 宋 、 西夏 、 元 、 清 各代续有建造。现存壁画和塑像中,多为 唐 宋 作品,也有不少 西夏 和 元 代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漢語大詞典》:玉局化
地名。在 成都 市北。 宋 代著名道观 玉局观 设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成都 药市以 玉局化 为最盛,用九月九日。”参见“ 玉局观 ”。
《漢語大詞典》:玉局观(玉局觀)
宋 代著名的道观。设于 玉局化 。在今 四川 成都市 北。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六年“ 蜀 主詔於 玉局化 设道场” 胡三省 注引 宋 彭乘 《修玉局观记》:“ 后汉 永寿 元年, 李老君 与 张道陵 至此,有局脚玉牀自地而出, 老君 昇坐,为 道陵 説《南北斗经》,既去而坐隐,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苏軾 ﹞在 永州 不多时,赦书又到,召还提举 玉局观 。”
《漢語大詞典》:中国猿人(中國猿人)
通称北京猿人。世界著名猿人化石。1927年首次在我国 北京 周口店 龙骨山 洞穴内发现。经古地磁法测定,其绝对年代不少于六十九万年。
《漢語大詞典》:中国邮递员问题
著名图论问题之一。邮递员从邮局出发送信,要求对辖区内每条街,都至少通过一次,再回邮局。在此条件下,怎样选择一条最短路线?此问题由中国数学家管梅谷于1960年首先研究并给出算法,故名。
《漢語大詞典》:着姓(著姓)
(1).有声望的族姓。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 字 平子 , 南阳 西鄂 人也。世为著姓。”新唐书·冯元常传:“ 冯元常 , 相州 安阳 人,其先盖 长乐 信都 著姓。”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祠记》:“ 金华县 东行四十五里,有地曰 苓唐 ……著姓 张氏 ,世居其中。”
(2).使族姓著名。后汉书·李通传:“ 李通 字 次元 , 南阳 宛 人也。世以货殖著姓。”
《國語辭典》:猪笼草(豬籠草)  拼音:zhū lóng cǎo
植物名。猪笼草科猪笼草属,直立或攀缘草本。高五十至二百公分。叶披针形,中肋延长成卷须,卷须上部囊状有盖,为捕虫之具。原产大洋洲、华西及东南亚。
《漢語大詞典》:知章八客
唐 代著名诗人 贺知章 、 汝阳王 李琎 、 李适之 、 崔宗之 、 苏晋 、 李白 、 张旭 、 焦遂 八人,嗜酒狂放,人称“酒八仙人”。见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后因称诗人狂士为“知章八客”。 清 曹寅 《水调歌头》词:“陡遇 伯伦 七辈,又被 知章 八客,占断此山川。”
《國語辭典》:云冈石窟(雲岡石窟)  拼音:yún gāng shí kū
位于山西省大同县西武周山的佛教石窟。北魏文成帝时,僧人昙曜奏准凿窟筑寺,经历百年,雕佛像万尊传世,大者长数丈,小者仅二寸,雕塑精工,气魄雄伟,中外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