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铁碇(鐵矴)
船停泊时沉落水中以稳定船身的铁块。 元 宋旡 《鲸背吟·抛矴》:“千斤铁矴繫船头,万丈滩中得挽留。”
《国语辞典》:扑咚(扑咚)  拼音:pū dōng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水声。如:「青蛙一见人来,扑咚跳下水。」也作「扑通」。
《國語辭典》:扑腾腾(撲騰騰)  拼音:pū téng téng
冲动的样子。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王孙乘骏马,扑腾腾金鞭袅落花。」
《国语辞典》:扑通扑通(扑通扑通)  拼音:pū tōng pū tōng
拟声词。形容物体连续落地或落水时发出的声音。《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头在地板上磕得扑通扑通的响,我还不开恩饶他哩。」
《国语辞典》:扑通一声(扑通一声)  拼音:pū tōng yī shēng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水声。如:「扑通一声,身子落了下来,弄得水花四溅。」
《国语辞典》:咕咚咕咚  拼音:gū dōng gū dōng
拟声词。形容重物撞击或器物落水所发出的连续声音。《红楼梦》第六七回:「在砖地上咕咚咕咚碰的头山响。」
《国语辞典》:援溺振渴  拼音:yuán nì zhèn kě
溺,落水者。振,救助。援溺振渴指救助落水者和乾渴者。比喻援救受难的人。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五:「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分类:落水救助
《国语辞典》:扑同(扑同)  拼音:pū tóng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水的声音。《水浒传》第二九回:「听得扑同的一声响,可怜这妇人正被直丢在大酒缸里。」也作「扑通」。
《国语辞典》:扑桶(扑桶)  拼音:pū tǒng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水的声音。《水浒传》第三八回:「两个好汉,扑桶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也作「扑通」。
《国语辞典》:救生筏  拼音:jiù shēng fá
一种船上救生设备。供船舶遇难时,落水人员乘坐求生。传统式救生筏,一般是以镀锌铁板制成的环形水密空气箱,存放于船边特设的架子上,同时能利用本身重量落入水中。近代用橡樛布制成的充气式救生筏,重量轻,占位小,可折合储存,抛入水中即可自动充气成形。
《國語辭典》:扑鼕(撲鼕)  拼音:pū dōng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水声。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脚踹著清波,手抱著顽石,扑鼕的身跳在江里。」
《漢語大詞典》:噗通
亦作“ 噗嗵 ”。
(1).象声词。重物落地或落水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便回手解下那黄布包袱来……一手提了往炕上一掷,只听噗通一声,那声音觉得象是沉重。” 丁玲 《给孩子们·胜利》:“瞭望台上的五个强盗正要动身,噗通一下都跌在河里去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 郭祥 立即往下一蹲,被炸飞的石头,有的象茶壶那么大,向下噗嗵噗嗵乱落。”
(2).象声词。心跳声。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虎妞 心里噗通,嘴里可很硬。”
《漢語大詞典》:噗咚
(1).象声词。重物落地或落水声。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他们两个人把 笆斗 和 汤富海 拎起,使劲向对面青砖墙根一抛,噗咚一声落在石板地上。”《花城》1981年增刊:“他骂骂咧咧,噗咚一声跳进湖里,奋力朝翻处游去。”
(2).象声词。心跳声。 老舍 《赵子曰》第三:“ 赵子曰 的心,他自己听得见,直噗咚噗咚的跳。”
《国语辞典》:瓶落水  拼音:píng luò shuǐ
瓶子落水,水灌进瓶里,会把瓶里的空气挤出来,发出「不!不!不!」的声音,所以瓶落水就是「不!不!不!」的隐语,带有讽刺人的味道。《金瓶梅》第五六回:「你平日只认的西门大官,今日求些周济,也做了瓶落水!」
《國語辭典》:救焚拯溺  拼音:jiù fén zhěng nì
救助陷于困境的人。《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传》:「齐氏赋役繁兴,竭民财力。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隋书。卷四七。柳机传》:「盖救焚拯溺,无暇从容,非朝野之愿,以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