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0,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营窟
五营
营魄
置营
营葬
怔营
营卫
营州
营构
营办
本营
营斋
寡营
移营
斫营
《國語辭典》:营窟(營窟)  拼音:yíng kū
1.累土穴居的洞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2.比喻经营藏身避难之所。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处己将营窟,论心若合符。」
《國語辭典》: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处藏身的洞穴。《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聊斋志异。卷七。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也作「三窟狡兔」。
分類:藏身避祸
《漢語大詞典》:五营(五營)
(1).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后汉书·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李贤 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讲武赋》:“选羽林於六郡,詔蹶张於五营。”
(2).泛指诸军营。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漢語大詞典》:营魄(營魄)
魂魄。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河上公 注:“营魄,魂魄也。”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营魄怀兹土,精爽若飞沉。” 王闿运 《罗季子诔》:“呜呼 季子 ,营魄在疚。”
《韵府拾遗 庚韵》:置营(置营)
魏书世宗纪正始二年六月甲寅萧衍冠军将军李畋等置营始平郡东涪水之北
《國語辭典》:营葬(營葬)  拼音:yíng zàng
办理丧葬的事。《宋书。卷五八。谢弘微传》:「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
分類:丧事
《國語辭典》:怔营(怔營)  拼音:zhēng yíng
惶恐、惊惧。汉。郎顗 上书荐黄琼李固复条便宜四事:「诚知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怔营惶怖,靡知厝身。」《晋书。卷四二。列传。王浚》:「惶怖怔营,无地自厝,愿陛下明臣赤心而已。」晋。陶渊明〈咏荆轲〉诗:「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分類:惶恐不安
《國語辭典》:营卫(營衛)  拼音:yíng wèi
1.护卫。《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峻传》:「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进。」
2.军营。《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夫关中,王业根本在焉。豪桀之在关中者,与籍于营卫不殊。」
3.中医上指气血的作用。有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之说,当指动脉静脉血。也作「荣卫」。
《国语辞典》:营州(营州)  拼音:yíng zhōu
古代九州之一。虞舜时分青州东北辽东等地为营州,即今河北、辽宁两省及朝鲜等地。
《漢語大詞典》:营构(營構,營搆)
亦作“ 营搆 ”。
(1).犹建造。《魏书·逸士传·李谧》:“夫明堂者,盖所以告月朔、布时令、宗 文王 、祀五帝者也。然营构之范,自当因宜创制耳。” 宋 范仲淹 《上枢密尚书书》:“兵聚城中,无舍可泊,人马暴露,时苦寒凛,库緡空虚,不议营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 玉湾 谓余:‘ 海口 有 石城 妙高 ,相近有别墅,已买山欲营构为胜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二》:“出洋以来,所见各口礮臺不下十餘处,邇来营搆日精,往往不惜工费,甚至有以铁造臺者。”
(2).犹勾引。 明 王錂《寻亲记·惩恶》:“想是要营搆他妻子,故下这般毒手。”
(3).构思;创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都京诸赋:“若如此言,则古人极意营构,止作得广事类赋《类林新咏》《兔园册子》而已。”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有人身所作之史,有人心所构之史,而今日人心之营构,即为他日人身之所作。”
《國語辭典》:营办(營辦)  拼音:yíng bàn
办理、治理。《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须至西州鸠集所资,托中书侍郎刘绘营办。」《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若欲持服守志,奈贫寒不能营办口食。」
分類:承办筹办
《漢語大詞典》:本营(本營)
战时军队统帅所在的兵营。三国志·魏志·张郃传:“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亦以喻主体,主干。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彼列国之所以相对者姑勿论。至其所施於 中国 者,则以殖民政略为本营,以铁路政略为游击队,以传教政略为侦察队,而一以工商政略为中坚也。”
《漢語大詞典》:营斋(營齋)
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南齐书·刘瓛传:“ 子良 遣从 瓛 学者 彭城 刘绘 、 顺阳 范縝 将厨於 瓛 宅营斋。”法苑珠林卷七六:“留一万钱物寄 谐 ,请为营斋。” 唐 元稹 《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復营斋。”
《漢語大詞典》:寡营(寡營)
欲望少,不为个人营谋打算。 唐 韦应物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诗:“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 严君 遥青 为学官弟子,而其心泊然寡营,不为科举所荡摇,不以得失而摧挫。”
《漢語大詞典》:移营(移營)
转移营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世情道理书》:“至移营一事,尤宜谨遵号令。”
分類:转移营地
《國語辭典》:斫营(斫營)  拼音:zhuó yíng
偷袭敌军的营地。《魏书。卷七○。傅永传》:「永量吴楚之兵,好以斫营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于营外。」唐。白居易 奉送三兄诗:「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分類: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