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5,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愿海
五乘
猊座
法将
现世
梵相
灵幡
启请
不动尊
大导师
小身
银地
礼忏
圣诞
萨埵
《漢語大詞典》:愿海(願海)
佛教语。谓佛菩萨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弘愿,似海无涯。《华严经·如来现相品》:“以严浄一切佛国土显示一切大愿海法门。” 隋 江总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 隋炀帝 《受菩萨戒疏》:“具足成就,皆满愿海。”
《漢語大詞典》:五乘
佛教语。谓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或云佛乘)。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参见“ 五衍 ”。
《漢語大詞典》:五衍
即五乘。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軾,拯溺逝川。” 李善 注:“五衍,五乘。 天竺 言衍,此言乘。五乘:一人,二天,三声闻,四辟支佛,五菩萨。”详“ 五乘 ”。
《國語辭典》:猊座  拼音:ní zuò
说法者的座椅。唐。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之二:「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也称为「狮子座」。
《國語辭典》:狮子座(獅子座)  拼音:shī zi zuò
1.星座名。大部分位于北天,黄道星座之一,在室女座与巨蟹座之间。包含亮星轩辕十四。
2.在西洋的占星术中,被视为主宰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二日前后的命宫。
3.说法者的座椅。也称为「猊座」。
《漢語大詞典》:法将(法將)
佛教指菩萨。大方广十轮经·远离讥嫌品:“常生清浄国,法将之住处。”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碑铭序》:“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无旱,法将之万胜。” 宋 无名氏 鬼董·沈翁:“吾有职於岳,为统兵助法将,从为天心法者捕鬼。”
《國語辭典》:现世(現世)  拼音:xiàn shì
1.今生,现在之世。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你看承似现世的活菩萨,则待恋定那泼烟花。」明。陈汝元《金莲记》第四出:「罔知往世现世之因,举眼成迷。」
2.丢脸、出丑。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堪恨这两个薄劣种,现世的不成才。」《红楼梦》第六回:「他们那些门上的人也未必肯去通信。没的去打嘴现世。」
《漢語大詞典》:梵相
(1).佛菩萨等清净庄严之相。《全唐诗》卷八五一载 吴越 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之四:“罗汉攀枝呈梵相,巖僧倚树现真形。”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天下寺立观音像,盖本於 唐文宗 好嗜蛤蜊。一日,御饌中有擘不开者,帝以为异。因焚香祝之,乃开。即见菩萨形,梵相具足。” 元 吴莱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诗之三:“天香固遥闻,梵相俄一瞥。”
(2).泛指佛像。 元 柳贯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庭光古佛出梵相,满月在水莲生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精塑佛像:“﹝ 刘元 ﹞又从 阿尼哥 国公学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絶艺。”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中供大佛三座。旁列梵相,或衣云衲,倚竹杖,横梵书贝帙;或抱膝耸肩,状若鬼王。”
《國語辭典》:灵幡(靈旛)  拼音:líng fān
出殡时孝子手上所拿的招魂旗。《红楼梦》第一三回:「贾珍因想著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
《國語辭典》:启请(啟請)  拼音:qǐ qǐng
1.劳驾、敦请。表示敬意之词。《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启请婆婆,过对门裱褙铺里,请璩大夫来说话。」《水浒传》第八二回:「天子御笔亲书丹诏,特差宿某亲到大寨,启请众头领。」
2.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等神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免不得宣揭大概,启请、摄召、放赦、招魂,闹了一回。」
《國語辭典》:不动尊(不動尊)  拼音:bù dòng zūn
1.佛教密宗的护法菩萨。负责降伏一切恶魔,常做忿怒表情。《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一:「第五执金刚,第六不动尊。」也称为「不动明王」。
2.比喻贮藏不用的钱财。宋。陶谷《清异录。卷一。人事。不动尊》:「郎君家库里许多青铜,教做不动尊,可惜烂了,风流抛散能使几何?」《聊斋志异。卷一○。仇大娘》:「福负锸营筑,掘见窖镪,夜与弟共发之,石池盈丈,满中皆不动尊也。」
《漢語大詞典》:大导师(大導師)
指佛菩萨。谓其能以无边法力导引众生超脱生死。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夙从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赵殿成 笺注:“《法华经》:‘诸比丘、 如来 亦復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华严经》:‘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
《漢語大詞典》:小身
佛教语。谓菩萨显现缩小了的金色化身。《观无量寿经》:“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宋 陆游 《谒凌云大像》诗:“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清 曹寅 《南辕杂诗·题摭韵后》:“ 金风亭 里金针秘,祇度凡夫证小身。”
《漢語大詞典》:银地(銀地)
佛教谓菩萨所居以琉璃铺地,故称。常借指佛寺。 唐 李绅 《新楼诗·龙宫寺》:“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 唐 徐凝 《天台独夜》诗:“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参见“ 金地 ”。
《漢語大詞典》:金地
(1).土地的美称。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瑞草生金地,天花照石梁。” 北周 王褒 《日出东南隅行》:“银缕明光带,金地织成襦。”
(2).佛教谓菩萨所居以黄金铺地,故称。释氏要览上:“金地或云金田,即 舍卫国 给孤 长者,侧布黄金,买 祇太子 园,建精舍,请之居之。”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感通·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他日斋时,还於鉢中五色云内现其 五臺 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
(3).借指佛寺。 宋 曾巩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诗:“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三》:“玉京十二阑干,分明可到;金地三千世界,倏忽见前。”参见“ 银地 ”。
《國語辭典》:礼忏(禮懺)  拼音:lǐ chàn
佛教用语。指礼拜佛、法、僧三宝,忏悔所造的罪业。《梁书。卷五一。处士列传。庾诜》:「晚年以后,尤尊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礼忏,六时不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即令家人等买棺盛殓,送回原籍。家人等循俗例,为之延僧礼忏。」今通称为「拜忏」。
《國語辭典》:圣诞(聖誕)  拼音:shèng dàn
孔子、佛、菩萨、耶稣或所信奉之神的诞辰。《红楼梦》第二九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
《漢語大詞典》:萨埵(薩埵)
梵语。摩诃萨埵之简称,即大士,大菩萨。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萨埵来游,屡徘徊於紺马。”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十二月初,入 乌场国 …… 鞞罗 施儿之所,萨埵投身之地,旧俗虽远,土风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