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菜  拼音:xiǎo cài
1.烹调较简单,可用来下酒或佐食的菜肴。通常用盐或酱渍制而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寡酒难吃,须赐我小菜少许。」《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小厮每早到三里路外镇市上买些柴米油盐小菜之类,回家与娘子度日。」
2.北平方言:(1)指地位卑贱、不受重视、可有可无的人。(2)指十分容易的事情。
《漢語大詞典》:进羞(進羞)
(1).进食菜肴果品。礼记·玉藻:“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櫛用樿櫛,髮晞用象櫛,进禨进羞,工乃升歌。” 郑玄 注:“更言进羞,明为羞籩豆之实。”
(2).进奉菜肴食品。 明 湛若水 《交南赋》:“重侯珮玉兮进羞,儼礼神兮益卑。”
《漢語大詞典》:丰肴(豐餚)
亦作“ 丰餚 ”。 丰盛的菜肴。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苹蘩藴藻,非丰肴之匹。” 晋 左思 《魏都赋》:“丰肴衍衍,行庖皤皤。” 唐 韦执谊 《翰林院故事》:“丰餚洁膳,取给大官。” 明 叶盛 《劾陈循疏》:“内阁经筵责任,最为深重。丰餚法醖,日给太官。”
分類:丰盛菜肴
《漢語大詞典》:绮肴(綺肴)
品色繁多的菜肴。文选·鲍照〈数诗〉:“八珍盈彫俎,綺肴纷错重。” 李周翰 注:“肴,膳也。谓其品色多名,如綺文。” 唐 康骈 剧谈录·刘相国宅:“芳酒綺肴,穷极水陆。”
分類:繁多菜肴
《漢語大詞典》:鱼汤(魚湯)
用鱼加佐料和水烹煮的汤类菜肴。《水浒传》第三八回:“ 戴宗 便唤酒保,教造三份加辣点红白鱼汤来。” 清 得硕亭 《草珠一串·名胜》:“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
《漢語大詞典》:馔珍(饌珍)
陈设珍美的菜肴。《后汉书·明帝纪》:“侯王设酱,公卿饌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
《國語辭典》:案酒  拼音:àn jiǔ
下酒的菜肴。《水浒传》第三回:「一面铺下菜蔬果品案酒,又问道:『官人吃甚下饭?』」《西游记》第二○回:「今奉大王严命,在山巡逻,要拿几个凡夫去做案酒。」也作「按酒」。
《漢語大詞典》:空饭(空飯)
白饭;无菜肴佐食的饭。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尝遇 玄朗上人 者……家有 梵志 诗:‘空饭手拈盐,亦胜设酒肉。’”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 唐 无名氏《广古今五行记》:“ 唐 定州 安嘉县 人 王珍 断肉食,以 咸亨 五年入海运,船上无菜,人皆食肉, 珍 不食,惟飡空饭而已。”
分類:菜肴佐食
《漢語大詞典》:肴俎
盛菜肴的器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门内设一几,行炙者置柈其上;转视,则肴俎已满。”
分類:菜肴器皿
《国语辞典》:一卖(一卖)  拼音:yī mài
饭馆或客栈等称菜肴一份为「一卖」,等于现在的「一客」。《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须臾,捧著一卖鸭子,两壶酒上来。」
《漢語大詞典》:觥饭(侊飯)
盛馔,丰盛的菜肴。说文·人部“侊”字下引国语:“侊饭不及壶湌。”今本国语·越语下“侊”作“觥”。 章炳麟 《检论·商鞅》:“苟曰吾寧国政之不理,民生之不遂,而必不欲使法家者整齐而撙絀之。是则救飢之必待于侊饭,而诫食壶飱者以寧为道殣也。”参阅《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飱” 韦昭 注。
《國語辭典》:食膳  拼音:shí shàn
肴馔、饮食。《汉书。卷五一。贾山传》:「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
《漢語大詞典》:鸭舌(鴨舌)
(1).鸭的舌头。可作菜肴。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二章:“每次都要摆在太后跟前的‘清炖鸭舌’,盛在杏黄色的大碗里,汤上浮起数十条姜芽似的鸭舌,鲜美异常。”
(2).指鸭舌帽前部突出的月牙形帽檐。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他肤色油黑,手脚粗大,头上戴顶有个光滑黑亮的鸭舌的蓝咔叽制帽。” 艾芜 《百炼成钢》第一章:“他头上戴着鸭舌帽子,鸭舌前面吊着一副蓝色眼镜。”
(3).指鸭舌草。 宋 苏辙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踏青》诗:“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國語辭典》:果馔(果饌)  拼音:guǒ zhuàn
水果、点心的合称。《红楼梦》第五四回:「众媳妇们忙撤去残席,里面直顺拼了三张大桌,另又添换了果馔摆好。」
《國語辭典》:上菜  拼音:shàng cài
把做好的菜端到饭桌上。《红楼梦》第五五回:「侍书素云早已抬过一张小饭桌来,平儿也忙著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