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6,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庭荒
灾荒
荒莱
北荒
旱荒
荒驿
荒诞
落荒
色荒
荒居
非荒
边荒
榛荒
赈荒
荒旱
《骈字类编》:庭荒
唐 张蠙 费徵君旧居 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
《國語辭典》:灾荒(災荒)  拼音:zāi huāng
水旱荒年。如:「闹灾荒」、「频年灾荒,民不聊生。」《西游记》第四○回:「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愁无奈。」
《漢語大詞典》:荒莱(荒萊)
犹草莱。亦指荒地。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时都畿树木成林, 昶 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户口日增,荒莱毕垦。” 清 顾炎武 《田功论》:“大兵之后,田多荒莱,诸路閒田,当广行招诱,令人开垦。”
分類:荒地
《漢語大詞典》:北荒
(1).指北方极荒远之区。山海经《大荒北经》篇,载记北方荒远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 帝臺 北荒之际, 弇山 西海之滨。”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北荒明月,西极流精。”
(2).指北方少数民族所居的广大地区。北史·铁勒传:“自 突厥 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旧唐书·太宗纪下:“於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
《漢語大詞典》:旱荒
干旱灾荒。 鲁迅 《花边文学·迎神和咬人》:“报载 馀姚 的某乡,农民们因为旱荒,迎神求雨,看客有带帽的,便用刀棒乱打他一通。”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如果今年真的旱荒了,怎么办?”
《分类字锦》:荒驿(荒驿)
林景熙 宿台州城外诗 荒驿丹丘路,秋高酒易醒。
分类:邮驿
《國語辭典》:荒诞(荒誕)  拼音:huāng dàn
荒唐、虚妄。宋。欧阳修〈菱溪大石〉诗:「争奇斗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源。」
《國語辭典》:落荒  拼音:luò huāng
离开大路、官道,向荒野奔逃。比喻逃命。《水浒传》第四八回:「两个斗了一二十合,不分胜败。栾廷玉卖个破绽,落荒即走。」
《國語辭典》:色荒  拼音:sè huāng
沉迷于女色。《书经。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分類:沉迷女色
《國語辭典》:荒居  拼音:huāng jū
谦称自己的居处。《西游记》第二六回:「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
《韵府拾遗 阳韵》:非荒
宋史礼志帝常以腊日校猎谕从臣曰腊日出狩以顺时令缓辔从禽是非荒也
《國語辭典》:边荒(邊荒)  拼音:biān huāng
边远、荒远的地方。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漢語大詞典》:榛荒
(1).丛生的荒草。 南朝 齐 王融 《克责身心篇颂》:“岂无通术,跋此榛荒。” 宋 曾巩 《读书》诗:“性本反澄澈,情田去榛荒。长编倚脩架,大轴解深囊。”
(2).指荒草丛生之地。 宋 朱熹 《白鹿洞赋》:“经北原以东騖,涉 李 氏之崇冈,揆厥号之所繇,得頽址於榛荒。”
(3).荒废,衰落。新唐书·郭子仪传:“ 洛阳 自大盗以来,焚埃略尽,百曹榛荒,寰服不满千户。” 宋 欧阳修 《镇阳读书》诗:“却欲寻旧学,旧学已榛荒。”
《漢語大詞典》:赈荒(賑荒)
赈济遭荒灾民,救荒。 清 沈德潜 《哀愚民》诗:“粟多价自平,賑荒有成效。” 清 杨士凝 《饥民谣》:“詔令减价更賑荒,里老奉行开户口。”《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賑荒恤患,虽是地方公祖父母的德政,也全要乡宦大家赞成。”
分類:赈济灾民
《國語辭典》:荒旱  拼音:huāng hàn
患旱灾。《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