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遐陋
荒远偏僻。 唐 欧阳詹 《与王式书》:“予时已冠,似或议事,以为地分遐陋,进取必无远大。” 宋 周邦彦 《汴都赋》:“士之匿华铲采者,莫不拂巾袵褐,弹冠结綬,空巖穴之幽邃,出郡国之遐陋。”
分類:荒远偏僻
《漢語大詞典》:流荒
荒远的地方。 晋 张协 《七命》:“若乃华裔之夷,流荒之貊,语不传於輶轩,地不被乎正朔。”
分類:荒远
《漢語大詞典》:狼荒
(1).指荒远的边地。 唐 柳宗元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诗:“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集注引 童宗说 曰:“狼荒,荒远之地。” 唐 刘禹锡 《佛衣铭》:“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还狼荒,憬俗蚩蚩。”
(2).古代南方部族名。 明 杨慎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诗:“ 狼荒 金莫辨,鮫宫珠暗投。”
《漢語大詞典》:遐深
(1).荒远幽僻。 唐 萧颖士 《白鹇赋》序:“白鷴,羽族之幽奇也。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閒,不杂於众禽,栖心遐深,与人境罕接。” 唐 陈诩 《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大师初居 石门 ,依大寂之塔,次补师位,重宣上法,后以众所归集,意在遐深。百丈山碣立一隅,人烟四絶,将欲卜筑。”
(2).久远。 唐 颜师古 《功臣配飨议》:“《礼经》残缺,年载遐深,传习各殊,执见靡一。”
《國語辭典》:穷裔(窮裔)  拼音:qióng yì
偏远荒僻的地方。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
《漢語大詞典》:荒憬
指荒远之国。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宫邻昭泰,荒憬清夷。” 李周翰 注:“荒远之国感盛德而清平也。”新唐书·丘和传:“拜 交阯 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
分類:荒远之国
《國語辭典》:艽野  拼音:qiú yě
荒远的地方。《诗经。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漢語大詞典》:鬼服
指荒远的边区。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往秘奇於鬼服,来充美於华京。”
分類:荒远边区
《漢語大詞典》:流戍
有罪过的人被遣送到荒远地区守边。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 陇 阴。”《好俅传》第二回:“据刑部断案,本当夺爵赐死,姑念先臣勋烈,不忍加刑,着幽闭养闲堂三年,以代流戍。”
《漢語大詞典》:辟居
犹僻处。谓在荒远的地方居住。汉书·匈奴传下:“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
《漢語大詞典》:僻陬
荒远偏僻的角落。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 中和里 ,僻陬也。居民多老死不见官府。”
《漢語大詞典》:遐奥
(1).荒远偏僻之地。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于时上富於春秋,圣德汪濊,奇志妙思,神鉴灵察。方将审御阴阳,增耀日月,极禎祥於遐奥,飞仁风以树惠。”
(2).深奥;幽深。 晋 陆云 《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耽精遐奥,肆志篇章。” 唐 梁肃 《游云门寺诗序》:“脱人世之羈鞅,穷林泉之遐奥。”
《漢語大詞典》:穷薮(窮藪)
荒远的草泽。《宋书·隐逸传·雷次宗》:“其幽栖穷藪,自宾圣朝,克己復礼,始终若一。”
分類:荒远草泽
《漢語大詞典》:沙所
古代传说西北方荒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西北方曰 一目 ,曰 沙所 。” 高诱 注:“ 沙所 ,盖流沙所出也;一曰泽名也。”
《漢語大詞典》:夷表
夷服之外的地方,泛指荒远地区。 明 陈子龙 《凤头行》:“明堂阿阁待汝来,夷表荒陬岂堪宿?”参见“ 夷服 ”。
《國語辭典》:夷服  拼音:yí fú
古代九服之一。蛮服之外,方五百里的地方称为「夷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