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兰条荐浴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云中君〉~57~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大戴礼记》第四十七篇〈夏小正·五月〉~88~
五月:参则见。参也者,伐星也,故尽其辞也。浮游有殷。殷,众也。浮游,殷之时也。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莫死。称「有」,何也?有见也。则鸣。者,百鹩也。鸣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时也,是善之,故尽其辞也。时有养日。养,长也。一则在本,一则在末,故其记曰「时养日」云也。乃瓜。乃者,急瓜之辞也。瓜也者,始食瓜也。良蜩鸣。良蜩也者,五采具。匽之兴,五日翕,望乃伏。其不言「生」而称「兴」,何也?不知其生之时,故曰「兴」。以其兴也,故言之「兴」。五日翕也。望也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谓之「伏」。五日也者,十五日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启灌蓝蓼。启者,别也,陶而疏之也。灌也者,聚生者也。记时也。鸠为鹰。唐蜩鸣。唐蜩者,匽也。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糜时也。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蹋百草,即令人有斗百草之戏也。宗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䌽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岁华纪丽》卷二《端午〉~55~
日叶正阳,时当中夏。采蟾蜍之令节,语鸲鹆之佳辰,锦●鬼字,角黍之秋,浴兰之月,朱索,赤符,祭屈,祠陈,长命缕,辟兵缯,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冷斋夜话》卷二〈雷轰荐福碑〉
范文正公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公礼之。书生自言:「天下之至寒饿者,无在某右。」时盛习欧阳率更字,荐福寺碑墨本直千钱。文正为具纸墨,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故时人为之语曰:「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东坡作《穷措大诗》曰:「一夕雷轰荐福碑。」
《苏轼诗集·穷措大诗》
一夕雷轰荐福碑。
典故
清洛荐尧书

相关人物


《艺文类聚》卷九十九
《尚书中侯》:尧沉璧于雒。玄龟负书出。背甲赤文成字。

例句

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 李群玉

典故
文举荐祢衡

相关人物
孔融
 
祢衡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祢衡〉~2653~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上疏荐之曰:「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陛下睿圣,纂承基绪,遭遇厄运,劳谦日昃。惟岳降神,异人并出。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雠。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鸷鸟累伯,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馀。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杨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杨阿,至妙之容,台牧者之所贪;飞兔、騕袅,绝足奔放,良、乐之所急。臣等区区,敢不以闻。」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
典故
一鹗
 
一鹗书
 
孔融荐士
 
孔融荐鹗衡
 
孔融表
 
孤鹗
 
搜一鹗
 
知祢不荐
  
荐士书
 
荐祢
 
荐祢书
 
荐衡
  
飞鹗表
    
鹗难如

相关人物
孔融
 
邹阳


《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
「邹阳上书谏吴王云:『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三国魏·孟康注:「鹗,大雕也。」三国魏·如淳注:「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下·祢衡〉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上疏荐之曰:「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陛下睿圣,纂承基绪,遭遇厄运,劳谦日昃。惟岳降神,异人并出。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雠。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鸷鸟累伯,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馀。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杨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杨阿,至妙之容,台牧者之所贪;飞兔、騕袅,绝足奔放,良、乐之所急。臣等区区,敢不以闻。」

简释

鹗荐:指荐贤。宋苏轼《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亲嫌妨鹗荐,相对发微泚。”


例句

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 方干 寄于少监

《國語辭典》:荐举(薦舉)  拼音:jiàn jǔ
推举。《儒林外史》第七回:「礼部侍郎徐,为荐举贤才事,奉圣旨,庄尚志著来京引见。」《文明小史》第二○回:「现在要请几个人先去编起教课书来,就有人把我们两个都荐举在内,目下再过两三天,就要去动手。」也作「荐举」。
《高级汉语词典》:荐士
推荐有才德的人
《漢語大詞典》:论荐(論薦)
选拔推荐。论,通“ 抡 ”。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所论荐则蹇驴蒙龙骏之价,所中伤则 孝己 受 商臣 之谈。” 宋 陆游 《江西到任谢表》:“特旨造廷,非出公卿之论荐。”清史稿·文苑传一·吴伟业:“侍郎 孙承泽 、大学士 冯銓 相继论荐,授秘书院侍讲,充修《太祖》《太宗圣训》纂修官。”
分類:选拔推荐
《国语辞典》:荐贤(荐贤)  拼音:jiàn xián
推举贤良之士。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诗:「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國語辭典》:荐书(薦書)  拼音:jiàn shū
推荐的书函。《儒林外史》第七回:「二位官府封了五钱银子,又写了一封荐书,荐在那新升通政司范大人家。」《红楼梦》第三回:「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旋协佐。」
《漢語大詞典》:荐绅(侟紳)
缙绅。古代称官宦或士大夫。侟,通“ 搢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八·禅通纪二:“予悲夫求仙者之丧其欲也,故侟绅之学者毋谓太谩,将有嘿而识之者。”
《國語辭典》:荐绅(薦紳)  拼音:jiàn shēn
有官位的人、高贵的人。《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太史公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也作「荐绅」。
《國語辭典》:荐臻(薦臻)  拼音:jiàn zhēn
接踵而至。《诗经。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也作「荐臻」。
《漢語大詞典》:荐臻
再次来到,接连来到。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自天数云否,朝祸洊臻,东夏崩腾, 西京 荡覆。”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唐 自 安 史 以来,兵难洊臻。”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 康熙 八九年,水旱洊臻,公为分乡賑粥之法,全活无算。”
《漢語大詞典》:荐更(薦更)
反复经历。 明 叶式 《题〈诚意伯刘公集〉》:“少传性理,长号英特,荐更世故,谈辩至悉。”
屡经,反复经历。荐,通“ 洊 ”。 宋 苏轼 《上皇帝书》:“选人之改京官,常须十年以上,荐更险阻,计析毫釐。其间一事聱牙,常至终身沦弃。”
分類:反复经历
《漢語大詞典》:雷轰荐福碑(雷轟薦福碑)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二载, 范文正公 ( 仲淹 )镇 鄱阳 时,有书生上诗甚工,并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 欧阳率更 字,其所写荐福碑墨本值千钱。 文正 准备为之拓印一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后用“雷轰荐福碑”作为命途多舛,所至失意的典故。 宋 苏轼 《穷措大》诗:“一夕雷轰荐福碑。” 元 张可久 《卖花声·客况》曲:“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 滕王阁 。”
分類:二载鄱阳
《漢語大詞典》:祢鹗(禰鶚)
汉 孔融 《荐祢衡疏》:“鷙鸟累百,不如一鶚。”后因以“禰鶚”喻指英才。 唐 黄滔 《谢试官启》:“而某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 禰 鶚,大惧 温 犀。”
分類:英才
《漢語大詞典》:荐鹗(薦鶚)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鷙鸟累百,不如一鶚。”后因以“荐鶚”指推荐贤人。 宋 陈与义 《书怀示友》诗之一:“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鶚书。” 金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古来 燕 赵 多豪杰,定有飞书荐鶚人。”
《漢語大詞典》:鹗书(鶚書)
推荐人才的文书。 宋 陈造 《饯寄定海交代》诗:“诸公蜚鶚书,犯严尚遗力。” 宋 吴泳 《贺新凉·宣城寿季永弟》词:“爷作 嘉兴 新太守,囝拜鶚书天府。”
《國語辭典》:鹗荐(鶚薦)  拼音:è jiàn
汉代孔融在上疏皇帝时,推荐祢衡的才能有如善于捕鱼的鹗鸟,超出当朝百官之上。故后世以鹗荐表示保荐、推荐。见《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
《漢語大詞典》:鹗表(鶚表)
推荐人才的表章。 宋 苏轼 《浣溪沙》词:“荐士已闻飞鶚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 桓 鬚。” 元 耶律楚材 《和韩浩然韵》之二:“千金厚惠将何报,鶚表慇懃效 孔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