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97,分11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草根
草茅
草萋
寸草
草书
一草
草青
草亭
结草
绿草
草虫
粮草
藉草
草泽
庭草
《骈字类编》:草根
唐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景彝对月 草根虫穴吟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宋 陆游 峡口夜坐 草根缀微露,萤火飞熠熠。
元 贡师泰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 其二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明 刘基 江上曲八首 其五 草根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明 杨基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其八 花底蛛丝迷蛱蝶,草根虾族变蜻蜓。
分类:草根
《國語辭典》:草茅  拼音:cǎo máo
1.杂草。《楚辞。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2.閒居不做官的人的谦称。《新唐书。卷九八。马周传。赞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习宪章者。」
3.山野乡间。《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孙程传》:「臣生自草茅,长于宫掖。」《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二折》:「小生草茅,复姓司马。」
《骈字类编》:草萋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 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
《國語辭典》:寸草  拼音:cùn cǎo
1.小草。如:「寸草不生」。唐。韩愈〈秋怀〉诗一一首之一○:「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2.比喻微小。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國語辭典》:寸草春晖(寸草春暉)  拼音:cùn cǎo chūn huī
寸草,比喻子女。春晖,比喻父母。语本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即使竭尽心意也难以报答。
《國語辭典》:草书(草書)  拼音:cǎo shū
书体名。为书写方便、快速而产生的字体,大约起于秦汉之际。初称「隶草」后渐成熟,至西汉中晚期形成规范,以施于章程(公文书),故名「章草」。将隶书草率写成,简省点画,保存波势。其字个个独立,不相连绵。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而笔势连缀,上下两字时时相连,形成「今草」,即后世通行的「草书」。也称为「草体」、「草字」。
《骈字类编》:一草
后汉书应奉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则为异 梁武帝古意诗当春有一草绿花复垂枝顾况范山人画山水歌见一笔下
《骈字类编》:草青
唐 司空图 有感 灯影看须黑,墙阴惜草青。
唐 韩偓 重游曲江 鞭梢乱拂暗伤情,踪迹难寻露草青。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九十一 可怜三十六天路,星月满空琼草青。
宋 唐庚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绝 其二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宋 杨万里 舟过望亭三首 其三 一村树暗知何处,两岸草青无了时。
元 杨维桢 自君之出矣 其二 自君之出矣,草青复草黄。
《骈字类编》:草亭
唐 杜甫 绝句四首 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唐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 倚身长短裁筇杖,倩客高低结草亭。
《國語辭典》:结草(結草)  拼音:jié cǎo
1.编结茅草。指建盖简陋房子。《后汉书。卷五一。李恂传》:「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2.扎草。《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国政迭移于乱人,禁兵外散于四方。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
3.春秋晋魏颗救父妾,而获老人结草禦敌的故事。典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后用以比喻死后报恩。《文选。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骈字类编》:绿草(绿草)
唐 赵冬曦 灉湖作 水还波卷溪潭涸,绿草芊芊岸崭岝。
分类:绿草
《國語辭典》:草虫(草蟲)  拼音:cǎo chóng
1.泛称栖息草间的虫类。南朝宋。鲍照〈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
2.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3.《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一说此为妇人怀念征夫之诗。首章二句为:「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4.以花草和虫类为题材的国画。
《國語辭典》:草螽  拼音:cǎo zhōng
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直翅目。体长二寸许,绿色,头与触角甚长。捕食害虫,有益于农业。因鸣声如织机,也称为「纺织娘」、「织布娘」、「草虫」。
《國語辭典》:粮草(糧草)  拼音:liáng cǎo
军中人、马所吃的粮食与草料。《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带二百兵,每人身藏枯竹一束,到他城西僻静地方,爬上城去,将他堆贮粮草处所放起火来。」也作「粮秣」。
《分类字锦》:藉草
谢惠连 上巳诗 藉草绕回壑。
天宝遗事长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
分类:上巳
《國語辭典》:草泽(草澤)  拼音:cǎo zé
荒野、穷僻之地。亦指乡野民间。《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原宪传》:「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骈字类编》:庭草
唐 罗隐 城西作 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