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茱萸  拼音:zhū yú
为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三种植物的通称。旧时风俗于农历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头,可以辟邪。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漢語大詞典》:茱萸囊
装有茱萸的佩囊。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谓能辟邪。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长房 谓( 桓景 )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郭元振 《子夜四时歌·秋歌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亦省作“ 茱囊 ”。 明 郝明龙 《九日》诗:“寂寞园林 天宝 后,道傍谁復问茱囊。”
《漢語大詞典》:茱萸节(茱萸節)
指重阳节。 唐 张说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 西楚 茱萸节, 南淮 戏马臺。” 明 徐渭 《九月朔与诸友醉得花字》诗:“不教酩酊归何事,望到茱萸节尚赊。”参见“ 茱萸 ”。
分類:重阳节
《國語辭典》:茱萸  拼音:zhū yú
为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三种植物的通称。旧时风俗于农历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头,可以辟邪。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國語辭典》:茱萸会(茱萸會)  拼音:zhū yú huì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饮酒的宴会。也称为「登高会」。
《漢語大詞典》:茱萸囊
装有茱萸的佩囊。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谓能辟邪。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长房 谓( 桓景 )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郭元振 《子夜四时歌·秋歌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亦省作“ 茱囊 ”。 明 郝明龙 《九日》诗:“寂寞园林 天宝 后,道傍谁復问茱囊。”
《漢語大詞典》:茱萸锦(茱萸錦)
古锦名。 晋 陆翙 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工巧百数,不可尽名也。” 南朝 梁 吴均 《赠柳真阳》诗:“朝衣茱萸锦,夜覆葡萄卮。”
《漢語大詞典》:茱萸女
唐 俗重阳节登高宴饮时佐酒的女侍。 唐 张谔 《九日宴》诗:“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参见“ 茱萸 ”。
《國語辭典》:茱萸  拼音:zhū yú
为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三种植物的通称。旧时风俗于农历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头,可以辟邪。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分类字锦》:细看茱萸(细看茱萸)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醉把茱萸仔细看王十朋九日诗 细看茱萸酩酊后。
分类:重阳
《国语辞典》:吴茱萸(吴茱萸)  拼音:wú zhū yú
植物名。芸香科吴茱萸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十七公尺,树皮平滑,暗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五至十一枚,椭圆形,枝叶均生软毛。夏季开花,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异株,雄花疏离,雌花密集,花瓣五枚,淡黄色。蒴果紫红色,可入药,具有驱风、收敛之效,并可治疗霍乱及中暑。也称为「毛臭辣树」。
《國語辭典》:食茱萸  拼音:shí zhū yú
植物名。芸香科崖椒属,落叶乔木。茎高约六至十公尺;老干具短瘤刺;嫩枝则密被尖锐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十一至三十一枚,细锯齿缘。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黄白色。蒴果球形,熟时开裂,种子漆黑色。嫩芽可作香辛料。可入药、供食用。也称为「茱萸」、「红刺葱」、「艾子」。
《國語辭典》:山茱萸  拼音:shān zhū yú
植物名。山茱萸科四照花属,落叶乔木。高度可达十公尺,树皮为薄片剥裂,淡褐色。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表面有短毛疏生。春季开花,伞形花序具总苞片四枚,花十五至三十五朵,花瓣四枚,黄色,微向外反卷。核果长椭圆形,初为绿色,成熟后变红色,味甘酸,可供药用。也称为「肉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