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缫茧(缫茧)  拼音:sāo jiǎn
抽茧取丝。
分类:抽茧
《骈字类编》:白茧(白茧)
宋 苏轼 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次韵答之 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
《國語辭典》:鱼茧(魚繭)  拼音:yú jiǎn
鱼笺、茧纸。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书饶罄鱼茧,纪盛播琴筝。」
《韵府拾遗 质韵》:茧室(茧室)
何梦桂诗身世幅巾归茧室岁时盂饭洒狐丘
《漢語大詞典》:同功茧(同功繭)
亦称“ 同宫茧 ”。 二蚕以上共作之茧。尔雅翼·释虫一:“其独成茧者,谓之独茧;自二以上,谓之同功茧。”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二三蚕共成一茧为同功茧,俗呼头公,讹。” 黄摩西 《长相思和太白韵》:“几时繅得同功茧,替君柱上重安弦。” 郑逸梅 注:“两蚕共一茧,一作同宫茧。”
《漢語大詞典》:独茧丝(獨繭絲)
指一茧之丝。言其细。列子·汤问:“ 詹何 以独茧丝为纶,芒鍼为鉤……引盈车之鱼於百仞之渊。”
《漢語大詞典》:玉茧(玉繭)
(1).蚕茧的美称。亦指两条以上的蚕合作的茧。也称同功茧。
(2).谓茧纸。泛指书笺。 明 杨珽《龙膏记·传情》:“你玉茧挥毫,含着一腔幽怨;松烟染翰,惹起万种新愁。”
《漢語大詞典》:生茧(生繭)
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多长出了硬皮。亦用以形容次数太多。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这些话,我耳朵听得都要生茧了。”
《漢語大詞典》:累茧(累繭)
亦作“ 累趼 ”。 谓由于久行,足上磨出重重硬皮。后汉书·冯衍传上:“三王背畔,赤眉害主,未见兼行倍道之赴,若 墨翟 累茧救 宋 , 申包胥 重胝存 楚 , 卫 女驰归唁兄之志。”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区区甘累趼,稍稍息劳筋。”
分類:重重硬皮
《骈字类编》:桑茧(桑茧)
尔雅蟓桑茧疏食桑叶作茧者名蟓即今蚕也
《骈字类编》:黄茧(黄茧)
唐 于濆 山村叟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
《漢語大詞典》:茧素
一种供书画用的生绢。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三载 唐 李约 《壁书飞白萧字赞》:“迹絶蠒素,名空传记。”
《漢語大詞典》:金茧(金繭)
金黄色的蚕茧。比喻灯火。 清 陈维嵩 《瑞鹤仙·上元和康伯可韵》词:“看火蛾金茧,春城飞遍。”
《漢語大詞典》:擘茧(擘繭)
擘开探官茧。茧,面粉所作的小果子,内藏官位帖子,擘开以卜将来官位高下。为 唐 宋 时习俗,多行于正月间。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来时擘茧正探官,走马传宣夹路看。”参见“ 探官茧 ”。
《漢語大詞典》:探官茧(探官繭)
唐 宋 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探官:“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麵蠒,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人日:“《岁时杂记》:‘人日,京都贵家造麵蠒,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餕馅也。名曰探官蠒。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 宋 范成大 《两头纤纤》诗之一:“两头纤纤探官茧,半白半黑鹤氅缘。”
《骈字类编》:银茧(银茧)
元 马祖常 赠客 银茧霞已积,翠幢柏方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