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苞苴  拼音:bāo jū
1.包裹。《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2.馈赠。《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唐。孔颖达。正义:「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
3.贿赂。古代行贿恐怕为人所知,故以草苇包裹掩饰。《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苞苴流行,财入公辅。」
《漢語大詞典》:土苴
(1).渣滓,糟粕。比喻微贱的东西。犹土芥。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土苴,如粪草也。 李 云:土苴,糟魄也,皆不真物也。” 宋 戴复古 《谢萧和伯见访》诗:“江湖尊白髮,土苴视黄金。”金史·海陵纪:“殫民力如马牛,费财用如土苴。”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六经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吴梅 《中国戏曲概论》:“又 光 宣 之季, 黄冈 俗謳,风靡天下,内廷法曲,弃若土苴。”
(2).以之为土苴,比喻贱视。 宋 吕大钧 《天下为一家赋》:“皆土苴其子孙。” 王国维 《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或乃舍我熊掌,食彼马肝,土苴百王,粃糠三古。”
《國語辭典》:补苴(補苴)  拼音:bǔ jū
弥补缺漏。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漢語大詞典》:苴茅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燾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 陆德明 释文:“燾,覆也;苴,包裹也。”后汉书·宦者传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李贤 注:“封诸侯各以其方色土,苴以白茅,而分铜虎符也。” 宋 陆游 《新黏竹隔作暖阁》诗:“已胜展鉢三椽下,莫羡苴茅万户封。” 清 王广心 《大梁行送林平子》:“ 大梁 昔当全盛日,裂土苴茅建宗室。”
《國語辭典》:苴麻  拼音:jū má
大麻的雌株。所生的花都是雌性,开花后结实。也称为「秋麻」、「种麻」。
《漢語大詞典》:栖苴(棲苴)
挂在树上的水草。《诗·大雅·召旻》:“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 朱熹 集传:“栖苴,水中浮草栖於木上者。”后用为穷困窘迫的典实。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不应虞竭泽,寧復嘆栖苴。”
《漢語大詞典》:藞苴
(1).犹邋遢。不整洁;不利落;不端庄。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面目皱瘦,行步藞苴。”
(2).犹阑珊。 清 曹寅 《题柳村墨杏花》诗:“ 勾吴 春色自藞苴,多少清霜点鬢华。”
《國語辭典》:苴杖  拼音:jū zhàng
服斩衰之丧所用的竹杖。《礼记。丧服小记》:「苴杖,竹也。」
《國語辭典》:苴绖(苴絰)  拼音:jū dié
用苴麻做的带子,是服斩衰之丧所用。《仪礼。士丧礼》:「苴绖大鬲下,本在左。」
《漢語大詞典》:包苴
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南史·何敬容传:“﹝ 敬容 ﹞拙於草隶,浅於学术,通包苴餉餽,无贿则略不交语。”新唐书·裴宽传:“ 宽 义不以包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讥省台:“包苴贿赂尚公行,天下承平德未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包苴满门,私謁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姦可也。”参见“ 苞苴 ”。
《國語辭典》:苞苴  拼音:bāo jū
1.包裹。《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2.馈赠。《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唐。孔颖达。正义:「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
3.贿赂。古代行贿恐怕为人所知,故以草苇包裹掩饰。《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苞苴流行,财入公辅。」
《骈字类编》:茅苴
周礼甸师祭祀共萧茅注丨丨供祭之丨亦以缩酒苴以藉祭缩酒泲酒也 金史礼志诣始祖神位前乐作北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爵授亚献亚献执爵三祭酒于丨丨奠爵执笏俛伏兴出户外北向再拜
《漢語大詞典》:苴枲
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丧服。 唐 韦缜 《韦夫人王氏墓志》:“恩尽苴枲,悲长霜露。”
分類:麻布丧服
《漢語大詞典》:草苴
犹草类。《楚辞·九章·悲回风》:“鸟兽鸣以号羣兮,草苴比而不芳。” 王逸 注:“生曰草,枯曰苴。”
《分类字锦》:不苴
新序卫灵公以天寒凿池宛春諌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隩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苴君则不寒民诚寒矣公曰善令罢役
分类:履舄
《漢語大詞典》:蒲苴
蒲且 。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是以空柯无刃, 公输 不能以断;但悬曼矰, 蒲苴 不能以射。”汉书·艺文志:“ 蒲苴子 《弋法》四篇。”
分類:蒲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