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缦帛(縵帛)
无花纹的丝织品。管子·霸形:“於是以虎豹皮文锦使诸侯,诸侯以縵帛鹿皮报。”韩非子·十过:“縵帛为茵。”
《漢語大詞典》:缦缯(縵繒)
无花纹的丝织品。北史·后妃传上·魏文明皇后冯氏:“性俭素,不好华饰,躬御縵繒而已。”
《國語辭典》:镂身(鏤身)  拼音:lòu shēn
在肌肤上刻刺图案文字,涂以颜料。晋。左思吴都赋〉:「雕题之士,镂身之卒。」《太平广记。卷四八二。绣面獠子》:「越人习水,必镂身以避蛟龙之患。今南中有绣面獠子,盖雕题之遗俗也。」
《國語辭典》:文身  拼音:wén shēn
在身体皮肤上刺染各种图案。《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刘知远出去将钱雇倩针笔匠文身,左手刺个仙女,右手刺一条抢宝青龙。」也作「刺青」、「纹身」。
《漢語大詞典》:毬楼(毬樓)
(1).古代雕有花纹图案的窗门。因其上多有球形纹路格眼,故称。又写作虬镂、虬楼、求楼。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近雕阑,穿玉户,龟背毬楼。”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比及我唾润开窗纸偷睛覷,他可也背靠定毬楼侧耳听。”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三折:“怎禁他狐魅精灵泼鬼头。挨亮槅,靠毬楼,少走。”
(2).借称竹筐上的格眼。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呀!呀!呀!他把我个竹眼笼的毬楼蹬折了四五根。”参阅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毬楼亮槅》
《國語辭典》:孔雀石  拼音:kǒng què shí
成分为水合碳酸铜,呈翠绿或草绿色。主要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形成的表生矿物,炼铜的次要原料。块大色美的孔雀石可以用于琢磨各种装饰品,粉末用于制作颜料。也称为「石绿」。
《漢語大詞典》:刻瑑
雕饰花纹。《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於 达巷党人 不学而自知也。”
分類:雕饰花纹
《國語辭典》:雨花石  拼音:yǔ huā shí
一种天然玛瑙。一般提到的南京雨花台,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以及仪征市月塘一带,为开采砂矿的附属物。天然雨花石表面粗糙,放入水中才能显示其光彩。也称为「观赏石」、「幸运石」。
《漢語大詞典》:釉里红(釉裏紅)
瓷器釉彩名。在瓷胎上以氧化铜绘制花纹后,施一层无色透明釉,以高温烧成,花纹呈红色。 元 代始创, 明 代达到成熟阶段, 清 以后更有发展。
《漢語大詞典》:印纹陶文化(印紋陶文化)
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 广东 、 台湾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江西 、 浙江 、 江苏 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流行于 商 周 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漢語大詞典》:印黥
谓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释《僧祗律》涅槃印者,比丘作梵王法,破肉以孔雀胆、铜青等画身作字及鸟兽形,名为印黥。”
《漢語大詞典》:劄青
在手臂上刺上图案花纹,用颜色涂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张安贫儿镂臂文:“鏤臂或谓之札青。”
《漢語大詞典》:札青
同“劄青”。
在手臂上刺上图案花纹,用颜色涂之。
《漢語大詞典》:劄青
在手臂上刺上图案花纹,用颜色涂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张安贫儿镂臂文:“鏤臂或谓之札青。”
《國語辭典》:云头儿(雲頭兒)  拼音:yún tóu ér
物的两端左右屈曲旋转成云状的花纹。也称为「云头子」。
《漢語大詞典》:挖镶(挖鑲)
将布帛局部镂空,镶嵌装饰用的异色花纹图形。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那三个不大的岁数儿,都是白氊帽,緑云子挖镶的抓地虎儿的靴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身穿一件二蓝洋縐僧衣,脚登一双三色挖镶僧鞋。”
《漢語大詞典》:五色挂钱(五色掛錢)
长方形色纸上雕镂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的门签。俗称挂门钱。旧俗农历元旦贴于门首窗前,至二月二日摘而焚之。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其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掛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