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争妍斗奇(争妍斗奇)  拼音:zhēng yán dòu qí
竞相表现艳丽奇妙的姿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五。方物》:「扬州芍药,名于天下……至于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州人相与惊异,交口称说。」也作「争妍斗艳」。
《国语辞典》:玉肌花貌  拼音:yù jī huā mào
形容女子肤色洁白,容貌艳丽。《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
《国语辞典》:康青  拼音:kāng qīng
清康熙时瓷器上的青色称为「康青」,以艳丽光彩著称。
《国语辞典》:唇若涂朱(唇若涂朱)  拼音:chún ruò tú zhū
形容嘴唇鲜红艳丽。《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下颏上真个一根髭须也不曾生,且是标致。」《红楼梦》第九三回:「宝玉一见那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鲜润如出水芙渠。」
《国语辞典》:唇若涂脂(唇若涂脂)  拼音:chún ruò tú zhī
形容嘴唇鲜红艳丽。《三国演义》第一回:「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国语辞典》:浪样儿(浪样儿)  拼音:làng yàng ér
旧称女人打扮艳丽,卖弄风情,挑逗异性的模样。《红楼梦》第七四回:「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装扮!」
《國語辭典》:斗艳争芳(鬥豔爭芳)  拼音:dòu yàn zhēng fāng
互相以艳丽芬芳竞赛。如:「春天是一个百花斗艳争芳的季节。」也作「争芳斗艳」。
《漢語大詞典》:斗艳争妍(鬥艶争妍)
见“ 斗艳争妍 ”。
《漢語大詞典》:斗丽争妍(鬥麗争妍)
亦作“鬭丽争妍”。 竞相比赛艳丽。 清 顾禄 清嘉录·山塘看会:“每会至坛,簫鼓悠扬,旌旗璀璨,卤簿臺阁,鬭丽争妍。”
《漢語大詞典》:斗媚争妍(鬥媚争妍)
亦作“鬭媚争妍”。 竞相比赛妩媚艳丽。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画船纪艳》:“﹝鱼轩﹞中有二女,装束豓冶……鬭媚争妍,堪称双絶。”
《國語辭典》:花攒锦簇(花攢錦簇)  拼音:huā cuán jǐn cù
形容灿烂绚丽、繁华美丽的样子。《孤本元明杂剧。贺元宵。第二折》:「说元宵佳节时俗,喜鳌山高接云衢,盖的来花攒锦簇,有千般像生人物。」也作「花团锦簇」、「花簇锦攒」。
《漢語大詞典》:花花柳柳
形容艳丽轻盈的样子。 茅盾 《锻炼》二十:“两个打扮得花花柳柳的年轻女子站在这灯匾下娇声娇气和几个男人调笑。”
分類:艳丽轻盈
《國語辭典》:花狸狐哨  拼音:huā li hú shào
1.颜色华美纷杂,含有轻贬之意。《西游记》第一二回:「我家是清凉瓦屋,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也作「花丽狐哨」。
2.举止轻佻,言语慧黠。也作「花丽狐哨」。
《國語辭典》:花枝招展  拼音:huā zhī zhāo zhǎn
1.形容花木枝叶迎风摇摆,婀娜多姿的样子。《红楼梦》第二七回:「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事物。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
2.比喻人打扮艳丽、引人注目的样子。多用于女子。《红楼梦》第三九回:「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才交五鼓,张姑娘便起来梳洗妆饰,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蹁跹。」也作「花枝招飐」。
《漢語大詞典》:花堆锦簇(花堆錦簇)
形容五色缤纷,艳丽多彩。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库吏奉了钧帖,将六十万钱资粧,都搬来旧衙门内,摆设得齐齐整整,花堆锦簇。”
分類: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