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舅舅  拼音:jiù jiu
称谓。称母亲的兄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有个舅舅郑公见任西川节度使,带了家眷在彼,却是路途遥远,万万不能搭救。」也称为「舅父」。
《漢語大詞典》:万尼亚舅舅
剧本。俄国契诃夫作于1897年。乡绅万尼亚二十五年中放弃个人幸福,与外甥女索尼雅辛勤经营庄园,供养妹夫谢列布利雅可夫教授。但他终于发现妹夫只是个华而不实的庸才,他于激怒中枪击妹夫,幸未击中。最后在友人劝解下不得不与妹夫言归于好。
《国语辞典》: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拼音:lǎo lao bù téng,jiù jiu bù ài
形容不受人疼爱、重视。如:「他从小失去双亲,借住在亲戚家,处处受到排挤,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漢語大詞典》:甥舅
(1).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朱熹 集传:“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唐 杜甫 《对雨》诗:“ 西戎 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 中宗 景龙 二年,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 ,故望其篤甥舅之礼。”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道:‘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少不得行子壻之礼。’解元道:‘若要甥舅相行,恐又费丈人粧奩耳。’”
(2).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 杨伯峻 注:“兄弟指同姓诸侯,甥舅指异姓诸侯,以异姓诸侯间多有婚姻关係,故称甥舅。”
(3).谓有通婚关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越 ,亦与诸 华 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等差,勿使自外。”
《国语辞典》:舅甥  拼音:jiù shēng
舅舅与外甥。《左传。文公二年》:「凡君即位,好舅甥,脩婚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
分类:舅舅外甥
《國語辭典》:母舅  拼音:mǔ jiù
称谓。称母亲的兄弟。《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又派了两个亲兵,带了洋枪护送,只为弯山东城去看他母舅。」也称为「舅父」。
《国语辞典》:令舅  拼音:lìng jiù
称谓。敬称别人的舅舅。《红楼梦》第二四回:「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
《国语辞典》:表姊  拼音:biǎo zǐ
称谓。用以称呼姑妈、姨妈、舅舅的女儿,且比自己年长者。如:「大家都说我和表姊长得很像。」也称为「表姐」。
《国语辞典》:妗母  拼音:jìn mǔ
称谓。称舅舅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