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外  拼音:zì wài
置身于事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在下若再推托,反是自外了。」
《漢語大詞典》:自定
(1).犹自安。老子:“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託其身,不力行以自定。”三国志·吴志·周泰传:“ 权 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 宋 陈亮 《中兴论》:“不出数月,纪纲自定。”
(2).自行决断。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如 孔子 神而空见 始皇 、 仲舒 ,则自为 殷 后子氏之世,亦当默而知之,无为吹律以自定也。” 宋 王安石 《上人书》:“其为是非邪?未能自定也。”
《國語辭典》:自发(自發)  拼音:zì fā
不假外力自己发动或自然产生。如:「自动自发」。
《國語辭典》:自绝(自絕)  拼音:zì jué
1.自行断绝。《书经。泰誓下》:「自绝于民,结怨于天。」
2.自取绝灭。《书经。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
《國語辭典》:自反  拼音:zì fǎn
1.自我反省,反求诸己。《礼记。学记》:「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恢复原来的面貌。《庄子。天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
《漢語大詞典》:州兵
春秋 时 晋国 由各州自行组成的地方军队。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於是乎作州兵。” 杜预 注:“五党为州,州二千五百家也。因此又使州长各缮甲兵。” 孔颖达 疏:“以州长管人既少,督察易精,故使州长治之。”国语·晋语三:“众皆説。作州兵。” 韦昭 注:“二千五百家为州,使州长各帅其属缮甲兵也。”
分類:自行军队
《漢語大詞典》:自斟
(1).酌酒自饮。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一:“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宋 刘克庄 《还黄镛诗卷》诗:“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2).自行裁酌。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之一:“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
分類:自行酌酒
《國語辭典》:专用(專用)  拼音:zhuān yòng
专供某些人或某种需求使用的。如:「这是只有公车才走的专用道路。」
《漢語大詞典》:自投
(1).将自身投入(致死之处)。 汉 严忌 《哀时命》:“ 务光 自投於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后汉书·刘盆子传:“大惊乱走,自投川谷,死者十餘万。” 宋 曾巩 《贺克伏交阯表》:“螻蚁之微,自投必死,乾坤之大,终许更生。” 金 元好问 《敏之兄墓铭》:“ 子云 自投,乃脱 歆 丰 。”
(2).以头碰地。表示自责之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李 又曰:阿师可下阶。僧又趍下,自投无数,衂鼻败顙,不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 才 ( 梁有才 )大惧,据地自投,但言知悔。”
(3).自行投诚。 清 戴震 《于清端传》:“前时邻 傜 岁率二三至,杀掠人畜, 成龙 勒乡勇将捣其巢,咸惧自投,不敢犯界上,归所虏掠,然后民得事耕稼。”
《國語辭典》:孤行  拼音:gū xíng
独自行事,不顾及他人的想法。如:「他一向是孤行惯了,你也别想拉拢他了。」
《國語辭典》:自首  拼音:zì shǒu
犯罪者于犯罪之事实尚未被举发以前,自行向有侦查权的机关坦承犯罪,受其裁判。
《漢語大詞典》:自引
(1).自杀。后汉书·虞诩传:“ 防 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狱吏劝 詡 自引。 詡 曰:‘寧伏欧刀以示远近。’”《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 晋 潘岳 《寡妇赋》:“感三良之殉 秦 兮,甘捐生而自引。”
(2).自行引退。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后汉书·陈蕃传:“时 李膺 为 青州 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 蕃 独以清绩留。” 宋 叶适 《辞免提举上清太平宫状》:“儻若贪荣冒处,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滥予之过,而非所以为劝也。”
(3).自己攀引。汉书·韩延寿传:“ 延寿 闻知,即部吏案校 望之 在冯翊时廩牺官钱放散百餘万。廩牺吏掠治急,自引与 望之 为姦。”
(4).自己抽身。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 秦王 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 惊,自引而起,袖絶。”
(5).犹自发。 清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六:“ 何仲言 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生乎駢丽之时,摆脱填缀之习;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
《國語辭典》:自制  拼音:zì zhì
1.自行裁决,不受约束。《汉书。卷七二。王吉传》:「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
2.对自己的欲望、情感、行为加以约束,不使越出常轨。如:「他很能自制。」
《國語辭典》:自制(自製)  拼音:zì zhì
成品由自己制造,非购买而得。如:「这些酱菜完全是自制的,不含任何防腐剂。」
《漢語大詞典》:自占
(1).自行估计。《史记·平準书》:“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筭。”汉书·食货志下:“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贮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 颜师古 注:“占,隐度也,各隐度其财物多少,而为名簿送之於官也。”
(2).自来归附。
(3).据为己有。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先是太尉在 涇州 为营田官, 涇 大将 焦令諶 取人田,自占数十顷。”宋史·太宗纪二:“ 江 南民饥,许渡 江 自占。”宋史·地理志四:“其土宜穀稻,赋入稍多,而南路有 袁 吉 壤接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穊种。率致富饶,自是好讼者亦多矣。”
《漢語大詞典》:自脱
犹自免;自行解脱。汉书·萧育传:“君课第六,裁自脱,何暇欲为左右言。”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后兵寇并起,其逃亡者少能自脱,惟 文公 大小负粮捷步,悉得完免。”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以此,沦陷死生之域,歷劫不能自脱,其苦何如哉。”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其言 象 计谋杀 舜 ,及 舜 所以自脱者颇合於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