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强臣
臣朔
臣礼
五臣
具臣
宪臣
逆臣
贱臣
劳臣
命臣
臣服
争臣
臣臣
主臣
臣官
《漢語大詞典》:强臣
亦作“彊臣”。 擅权的大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伐 吴 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彊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 齐 者唯君也。”晋书·阎缵传:“强臣专制,姦邪矫诈。”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嗣王荒怠於天位,彊臣凭陵於 荆 楚 。” 明 唐顺之 《读〈春秋〉》:“杀大夫,有诛叛,有讨贰,有愎諫,有借以説於大国,有为强臣去其所忌。”
分類:擅权大臣
《漢語大詞典》:臣朔
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 朔 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 朔 飢欲死。”后因以“臣朔”为 东方朔 的省称。 张恨水 《金粉世家》楔子:“文章直至飢 臣朔 ,斧鉞终难屈 董狐 。”
分類:东方朔
《漢語大詞典》:臣礼(臣禮)
为人臣的礼节。左传·成公三年:“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韩非子·难一:“ 平公 失君道, 师旷 亦失臣礼。”
《國語辭典》:五臣  拼音:wǔ chén
1.禹、稷、契、皋陶、伯益为舜之五臣。
2.虢叔、闳夭、泰颠、散宜生、南宫括为周文王之五臣。
3.晋文公之五臣有二说,李善谓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为五臣;刘良谓赵衰、先轸、魏武子、贾佗、狐偃为五臣。
4.令尹子文、叶公子高、莫敖大心、棼冒勃苏、蒙谷为楚威王之五臣。
5.谢弘微、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等为南朝宋文帝之五臣。
6.唐开元时吕延祚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注《文选》以进于朝,称「五臣注文选」。
《國語辭典》:具臣  拼音:jù chén
聊以充数,不能有作为的臣子。《论语。先进》:「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汉书。卷六七。梅福传》:「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漢語大詞典》:宪臣(憲臣)
(1).指御史。新唐书·元稹传:“宰相以 稹 年少轻树威,失宪臣体,贬 江陵 士曹参军。”
(2). 宋 代指提点刑狱,即后之按察使。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宋史五·职官志七:“ 宋 人称转运为漕司,安抚为帅司,提点刑狱为宪司,提举、常平为仓司,故有漕臣、帅臣、宪臣之目。”
《漢語大詞典》:逆臣
叛逆之臣。孔丛子·公仪:“逆臣制国,弗能以其众死而逃之,此罪诛之人也。”《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遂令出勑於天下,遣捉艰兇搜逆臣。” 鲁迅 《南腔北调集·偶成》:“ 张献忠 的剥人皮,不是一种骇闻么?但他之前已有一位剥了‘逆臣’ 景清 的皮的 永乐皇帝 在。”
分類:叛逆
《漢語大詞典》:贱臣(賤臣)
(1).臣下在君主或上司前的谦称。战国策·赵策二:“ 周绍 曰:‘王失论矣,非贱臣所敢任也。’”韩非子·存韩:“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 荆 。”
(2).地位低下的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申不害 ,京人也,故 郑 之贱臣。” 南朝 梁 江淹 《狱中上建平王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於 燕 地;庶女告天,振风袭於 齐 臺。”
《漢語大詞典》:劳臣(勞臣)
功臣。管子·立政:“有功力未见於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新唐书·陈子昂传:“臣闻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劝勇。”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诗:“ 天山 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
分類:功臣
《漢語大詞典》:命臣
(1).天子赐予爵禄之臣。文选·潘岳〈藉田赋〉:“自上下下,具惟命臣。” 李善 注引 郑玄 《仪礼注》:“命者,加爵服之名。”
(2).指朝廷大臣。《水浒传》第五九回:“太尉是朝廷命臣,如何与你相量?”
《國語辭典》:臣服  拼音:chén fú
1.奉人为君,自己称臣。《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谯周传》:「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也作「臣事」。
2.服输。如:「职棒年度总冠军赛,雄狮发威,巨象臣服。」
《國語辭典》:争臣(爭臣)  拼音:zhēng chén
能直言规谏国君过错的臣子。《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也作「诤臣」。
《漢語大詞典》:臣臣
自卑貌。 汉 扬雄 《太玄·盛》:“小盛臣臣,大人之门。” 范望 注:“臣臣,自卑贱之意也。”
分類:自卑
《國語辭典》:主臣  拼音:zhǔ chén
1.君臣。汉。贾谊《新书。卷六。礼》:「主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礼之分也。」
2.臣子在君王前表示陈谢敬恐的发语辞。《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
3.表示惶恐的意思。汉。马融 龙虎赋:「勇怯见之,莫不主臣。」
《漢語大詞典》:臣官
泛指群臣百官。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 秦 兼天下,建皇帝之号,改立臣官。 汉 因循而不革,从简易随时之宜。”
分類: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