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7,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重臣
旧臣
元臣
臣一
边臣
贤臣
臣寮
愚臣
宗臣
逐臣
臣民
朝臣
王臣
廷臣
知臣
《國語辭典》:重臣  拼音:zhòng chén
身负国家重任的臣子。《史记。卷一二○。汲黯传》:「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
《漢語大詞典》:重人
(1).朝廷中执掌大权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重人者,能行私者也。”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地大以远,故常选用重人;既贵而富,且不习海事。”明史·马永梁震等传赞:“其抗怀奋激,无以结欢在朝柄政重人,宜其齟齬不相入也。”
(2).谨慎而持重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据体度以动静,每清详而无悔者,重人也。”
(3).押送重车的人。左传·成公五年:“ 晋 侯以传召 伯宗 。 伯宗 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 杨伯峻 注:“重人,押送重车之人。”
《國語辭典》:旧臣(舊臣)  拼音:jiù chén
老臣。《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三国演义》第二回:「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分類:旧臣老臣
《漢語大詞典》:元臣
重臣;老臣。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当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权,皆国之元臣,天子所左右。”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晋 之 王导 ,可谓元臣。” 明 张居正 《徐存斋七十寿序》:“公位为元臣,齿为元老。”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分類:重臣老臣
《漢語大詞典》:臣一
臣服而统一。 宋 欧阳修 《〈释祕演诗集〉序》:“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
《漢語大詞典》:边臣(邊臣)
亦作“邉臣”。 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 唐 贾岛 《颂德上贾常侍》诗:“边臣説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夏雷。” 宋 苏辙 《上皇帝书》:“既而邉臣失律,先事轻发,亦既入践其国,係虏其民矣。” 清 邓显鹤 《书楚宝增辑〈熊襄愍传〉后》:“夫同一边臣,才地相近,而成败祸福相反若此。”
《國語辭典》:贤臣(賢臣)  拼音:xián chén
才德兼具的贤明臣子。如:「圣主贤臣,相得益彰。」《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君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漢語大詞典》:臣寮
(1).同“ 臣僚 ”。 宋 苏洵 《议修礼书状》:“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无使存録。”明史·邹缉弋谦等传赞:“ 明 自 太祖 开基,广开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职,草野微贱,奏章咸得上闻。”
(2).犹僚属。 唐 元稹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 元和 之二年, 润 帅 錡 求覲京师。既许之,不克覲。辱中贵人,杀其臣寮以令下。”
分類:僚属
《漢語大詞典》:愚臣
大臣对君主自称的谦词。韩非子·存韩:“愿陛下幸审愚臣之计无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魏书·刘文晔传:“愚臣所见,犹有未申。”
《國語辭典》:宗臣  拼音:zōng chén
1.宗族的臣子。《国语。鲁语下》:「男女之飨,不及宗臣。」
2.为世所宗仰的臣子。《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3.人名。(西元1525~1560)字子相,明扬州人(治今江苏江都县)。嘉靖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议,与李攀龙互相切磋文章,为嘉靖七子之一,卒时年仅三十六岁。
《國語辭典》:逐臣  拼音:zhú chén
被贬谪放逐的臣子。《战国策。秦策五》:「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唐。刘长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诗:「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國語辭典》:臣民  拼音:chén mín
君主国家的官吏与人民。《三国演义》第四回:「孝灵皇帝,早弃臣民。」也称为「臣庶」。
《國語辭典》:朝臣  拼音:cháo chén
朝廷的各级官员。《韩非子。三守》:「国无臣者,岂郎中虚而朝臣少哉?」《红楼梦》第一一九回:「贾兰等朝臣散后拜了座师,并听见朝内有大赦的信,便回了王夫人等。」
《漢語大詞典》:王臣
(1).志匡王室之臣。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王弼 注:“执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晋书·熊远传:“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到。可谓王臣也。” 唐 韩愈 《争臣论》:“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
(2).君王的臣民。《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唐 杜甫 《杂感》诗之三:“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宋 胡宿 《正阳门赋》:“秋毫皆出帝力,率土莫非王臣。”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普天同王臣,咸愿修矛戟。”
《漢語大詞典》:廷臣
朝臣。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 廷臣方议削 吴 , 吴王 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 宋 曾巩 《送丁琰序》:“诸郡守、县令以罪不任职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詔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三公荐人:“遣廷臣整理边关粮草。”
分類:朝臣
《分类字锦》:知臣
乐叶图徵乐有鼓击鼓以知臣鼓音调则臣道得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