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奄老  拼音:yān lǎo
腹部、肚子。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风套。耍孩儿七煞〉:「一个个青布裙紧紧的兜著奄老,皂纱片深深的裹著额楼。」也作「庵老」。
《国语辞典》:发声器(发声器)  拼音:fā shēng qì
能发声的器官。如人与兽类的声带、昆虫类蟋蟀的翅及蝉的腹部等都是。
《国语辞典》:肚囊儿(肚囊儿)  拼音:dù náng ér
1.兽类的腹部。如:「猫熊挺著白肚囊儿吃竹叶,十分可爱。」
2.心胸、胸襟。如:「我倒要瞧瞧这人有多大肚囊儿,能够包容这些大小事。」
《国语辞典》:肚脐眼(肚脐眼)  拼音:dù qí yǎn
脐带脱落后在腹部所留下的痕迹。也称为「肚脐」。
《国语辞典》:坐浴  拼音:zuò yù
一种水疗法。将患者腰部、下腹部等浸于水中,依病情不同使用不同温度。具有消肿、镇痛等功能。
《国语辞典》:肋筋  拼音:lè jīn
钢筋混凝梁腹部的箍筋,用以抵抗剪力。
《国语辞典》:髂骨  拼音:kā gǔ
位于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骼。左右各一,上缘略呈弓形,下缘与耻骨、坐骨相连而成髋骨。也称为「肠骨」。
《国语辞典》:鲱鱼(鲱鱼)  拼音:fèi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鲱鱼科。背青蓝色,腹部银白,体型类似鳁,体大而扁平,长约三十至四十公分,体侧无斑纹,栖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
《国语辞典》:瘕聚  拼音:jiǎ jù
妇女任脉受病的證候。主要症状为腹部脐下有硬块,可移动,痛无定处。
《国语辞典》:滚肚(滚肚)  拼音:gǔn dù
刑具。搭在腹部的棍子。《西游记》第九七回:「一个个都推入辖床,扣拽了滚肚、敌脑、攀胸。禁子们又来乱打。」
《国语辞典》:白面鼯鼠  拼音:bái miàn wú shǔ
动物名。哺乳纲松鼠科。头的前半及头至腹部的躯干下面,皆呈白色,其馀为浓栗或黑色。体长约四十公分,耳为长卵形,大部分裸出。台湾亦产。
《国语辞典》:有袋类(有袋类)  拼音:yǒu dài lèi
动物分类上属脊椎动物哺乳类。雌性的腹部有育儿袋及乳房,如袋鼠等。
《國語辭典》:腹股沟(腹股溝)  拼音:fù gǔ gōu
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也称为「鼠蹊」。
《國語辭典》:腹面  拼音:fù miàn
动物身上胸部、腹部的那一面。
《國語辭典》:腹鳍(腹鰭)  拼音:fù qí
1.鱼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2.机腹下方与机身纵轴平行的安定面,可增加飞机的方向安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