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腋下  拼音:yè xià
肩膀和手臂内侧交接的部位。如:「他拿起书本夹在腋下,便匆匆出门去了。」
《国语辞典》:胁下(胁下)  拼音:xié xià
腋下。《西游记》第五回:「他将大的从左右胁下挟了两个。」《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背上斜背著一个黄布包袱,一头搭在右肩上,那一头儿却向左肩胁下掏过来系在胸前。」
分类:胁下腋下
《國語辭典》:夹肢窝(夾肢窩)  拼音:jiá zhī wō
腋下。《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姑娘们拿出汗巾子来揩,他又夺过去擦夹肢窝。」
分類:腋下
《漢語大詞典》:肋肢
腋下;胳肢窝。红楼梦第七十回:“ 麝月 是红綾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 芳官 的肋肢。”镜花缘第七七回:“﹝ 题花 ﹞被 紫芝 伸进手去,在肋肢上一阵乱摸。”
《國語辭典》:狐白  拼音:hú bái
狐腋下的白毛皮。会集之而制成裘,既轻软又暖和,甚为难得,为世所珍。《管子。轻重戊》:「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买之。」《文选。曹植。赠徐干诗》:「狐白足禦冬,焉念无衣客。」
《漢語大詞典》:狐白裘
(1).用狐腋的白毛皮做成的衣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以狐之白毛皮为裘,谓集狐腋之毛,言美而难得者。” 唐 杜甫 《锦树行》:“王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仇兆鳌 注:“言服饰之奢僭。”亦省作“ 狐白 ”。礼记·玉藻:“士不衣狐白。”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宋 陆游 《暖阁》:“裘软胜狐白,炉温等鸽青。” 明 何景明 《咏裘》:“豹袪未称美,狐白安足云。”
(2).借指富贵者。 唐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漢語大詞典》:狐腋
亦作“ 狐掖 ”。 狐腋下的毛皮。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諤諤。”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诗:“ 吴 緜细软 桂 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分類:腋下毛皮
《國語辭典》:曲隐(曲隱)  拼音:qū yǐn
1.曲折隐晦。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徵圣》:「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
2.肢体弯曲隐蔽的部分。《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传上。安禄山传》:「及老,愈肥,曲隐常疮。」
《漢語大詞典》:鼓胁(鼓脅,鼓脇)
亦作“ 鼓脇 ”。
(1).拍击腋下。 宋 王令 《秋夜》诗:“秋夕不自晓,百虫齐一鸣。时节适使然,鼓胁亦有声。”
(2).鼓动威胁。 清 薛福成 《中兴叙略上》:“鼓脇徒众,舳艫蔽 江 东下,未浹月而 金陵 又告失陷矣。”
《漢語大詞典》:胸胁
亦作“ 胸胁 ”。 胸膛至腋下。亦谓近旁,近侧。《素问·腹中论》:“有病胸脇支满者,妨於食。”管子·禁藏:“禁藏於胸胁之内,而祸避於万里之外,能以此制彼者,唯能以己知人者也。”
《漢語大詞典》:千狐腋
用众多狐狸腋下皮制成的皮衣。 清 孙枝蔚 《留别季希韩同令兄沧苇侍御》诗:“不著千狐腋,便跨千金鞍。”
《漢語大詞典》:胸腋
胸前与腋下。泛指胸部。 晋 潘岳 《西征赋》:“痛百寮之勤王,咸毕力以致死;分身首于锋刃,洞胸腋以流矢。”
分類:腋下胸部
《漢語大詞典》:体表(體表)
(1).仪表。北史·萧慨传:“子 慨 ,深沉有体表。”参见“ 仪表 ”。
(2).放在腋下用的体温表。
《國語辭典》:仪表(儀表)  拼音:yí biǎo
1.准则、模范。《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2.容貌举止。南朝梁。沈约 齐丞相豫章文宪王碑:「位冠朝首,仪表瑰雄,风神秀杰。」《宋史。卷二五二。杨承信传》:「杨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
3.测量指示的器具。如驾驶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仪表」。
《國語辭典》:愠羝(慍羝)  拼音:yùn dī
腋下发出的刺鼻气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愠羝》:「愠羝,谓腋气也。」也称为「狐臭」。
《漢語大詞典》:衣裉
腋下的衣缝。指挂肩或腰身。 元 杨果 《赏花时》套曲:“香脸笑生春,旧时衣褃,宽放出二三分。” 明 汤显祖 《南柯记·谩遣》:“做个带帽儿堵酒瓶,头直下酒淹衣褃。”
分類:腋下腰身
《國語辭典》:膈肢  拼音:gé zhi
用手在人体搔弄,使人发痒而笑。《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姐姐再不起来,我上去膈肢去了。」也作「隔肢」。
分類:腋下发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