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8,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脑识
脑室
脑头
脑性
脑学
脑炎
脑溢血
脑语
脑凿子
脑震荡
脑桩子
脑子生锈
脑瓢
脑畔
脑膜炎
《漢語大詞典》:脑识(腦識)
脑中的识见。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八节:“通如《通鑑》,号称通史。然其区分时代,以 周 纪、 秦 纪、 汉 纪等名,是由 中国 前辈之脑识,只见有君主,不见有国民也。” 郭沫若 《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实在也奇怪,自己的脑识就像水池开了闸一样,只是不断地涌出,涌到平静为止。”
分類:识见
《漢語大詞典》:脑室(腦室)
脑的空腔。共四个,上下相通,内部充满脑脊液,可护脑免于震荡,又能滋养神经组织及调节内压。
《漢語大詞典》:脑头(腦頭)
犹头脑。指思维能力。朱子语类卷一三八:“ 刘季高 也豪爽,只是也无脑头。”
《漢語大詞典》:脑性(腦性)
指意识。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吾国民食先哲之福,不以宗教之臭味,混浊我脑性。” 王旡生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吾国有 翟鏗士 、 托而斯太 其人出现,欲以新小説为国民倡者乎?不可不自撰小説,不可不择事实之能适合於社会之情状者言之,不可不择体裁之能适宜於国民之脑性者言之。”
分類:意识
《漢語大詞典》:脑学(腦學)
心理学的旧称。 严复 《原强》:“且自脑学大明,莫不知形神相资,志气相动,有最盛之精神而后有最盛之智略。”
《國語辭典》:脑炎(腦炎)  拼音:nǎo yán
病名。因脑部发炎而导致昏睡、智力及体能降低的疾病。大部分是由病毒所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是三斑家蚊。其他如脑膜炎、麻疹或伤口感染也可能并发脑炎。主要症状是发烧、头痛、眩晕、呕吐、抽筋、四肢僵硬等。
《國語辭典》:脑溢血(腦溢血)  拼音:nǎo yì xiě
病名。因血管硬化、酒精中毒、精神受刺激等而引起脑髓中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的疾病。患者会猝然昏倒,或昏迷至死,或者虽复醒,而变为瘫痪性麻木。也称为「脑中风」、「脑溢血」、「中风」、「卒中」。
《漢語大詞典》:脑语(腦語)
(1).开头的话。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大观 四年之冬,立 郑贵妃 为皇后,时翰林学士 范公 致虚 当制。明日,宰相 何公 执中 奏陈制书不工,上令 何公 改为之。脑语云:‘天地尊位,二气合而万物生;日月益明,四时叙而百度正。’”
(2).犹呓语。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醉语:“ 李林甫 每与同僚议及公直之事,则如痴醉之人,未尝问答;或语及阿狥之事,则响应如流。 张曲江 常谓賔客曰:‘ 李林甫 议事如醉汉脑语也,不足可言。’”
分類:开头呓语
《國語辭典》:脑凿子(腦鑿子)  拼音:nǎo záo zi
握拳以中指节击人头部。《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且把帽子摘下来,让我打你几个脑凿子。」也作「栗暴」。
《國語辭典》:栗爆  拼音:lì bào
握拳或屈指,用突出的中指节敲打头的动作。元。无名氏《黄花峪》第四折:「我去你秃头上直打五十个栗爆!」也作「栗暴」。
《國語辭典》:脑震荡(腦震盪)  拼音:nǎo zhèn dàng
病名。脑部因受外力撞击所产生神经症状的疾病,会有头痛、头晕、呕吐、注意力不易集中、易怒等症状。
《漢語大詞典》:脑桩子(腦樁子)
犹言倒栽葱。指从高处头朝下跌。 明 无名氏 《献蟠桃》第二折:“昨日 金母 请我赴蟠桃会,我显神通,坐在鹤背上,到半空中,脑桩子跌下来。”
《漢語大詞典》:脑子生锈
比喻思想僵化。例如:我看他是脑子生锈,对于许多新事物都觉得难以接受。
分類:思想僵化
《漢語大詞典》:脑瓢(腦瓢)
脑瓜,脑袋。 老舍 《赵子曰》第四:“他长叹了一声,有心要触柱而死;可是他摸了摸脑瓢,舍不得!”
分類:脑袋
《漢語大詞典》:脑畔(腦畔)
方言。指窑洞顶上。 何其芳 《信天游》诗:“你在脑畔我在院,探不见亲口笑一面。” 贺敬之 《回延安》诗:“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还响着脚步声。”
《國語辭典》:脑膜炎(腦膜炎)  拼音:nǎo mò yán
病名。脑膜受病毒或细菌侵入引起发炎的疾病。常见的病原是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一般如急性鼻窦炎、腮腺炎也可能并发脑膜炎。主要症状为发冷、发热、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皮肤出现出血斑、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