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冤气(冤氣)
因受冤屈而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唐 沈佺期 《狱中闻驾幸长安》诗之一:“扈从由来是 方朔 ,为申冤气在 长平 。”《荡寇志》第九八回:“你我的冤气又不知何日出也。”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直到清算斗争时,老汉才把冤气吐尽。”
《漢語大詞典》:方寸心
指心。心处胸中方寸间,故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於流遁也。” 唐 贾岛 《易水怀古》诗:“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清 唐孙华 《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之二:“那将方寸心,愁水復愁旱。”
分類:胸中
《國語辭典》:磈磊  拼音:kuǐ lěi
群石高低不平。比喻心中积郁难平。元。许有壬〈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十首之一:「不用浇磈磊,我怀无不平。」
《漢語大詞典》:思怀(思懷)
(1).谓胸中的学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江思悛 思怀所通,不翅儒域。”
(2).情怀。 唐 韦应物 《除日》诗:“思怀耿如昨,季月已云暮。”
(3).怀念。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五:“更数日遂东行,千万爱,不胜思怀也。”
《漢語大詞典》:渟蓄
(1).犹含蓄。 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诗贯六义,则讽諭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间矣。”
(2).指储积于胸中的才识。 宋 陆游 《答刘主簿书》:“足下亦宜尽发所渟蓄,以与朋友共之。”
《漢語大詞典》:滞情(滯情)
积聚于胸中的感情。汉武故事:“帝滞情不遣,慾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
《漢語大詞典》:磊隗
亦作“磥魁”。 比喻胸中不平之气。 宋 黄庭坚 《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但恐 次山 胷磊隗,终便酒舫 石鱼湖 。” 宋 刘敞 《和焦生石字韵》:“酌酒浇磥魁,赋诗听警策。”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四印》:“ 黄鲁直 《送王郎》云……酒浇胷次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頽龄。”
《漢語大詞典》:空索索
形容胸中洒脱,毫无牵挂。 元 耶律楚材 《过天山和上人韵》:“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莲花。”
《漢語大詞典》:中烦(中煩)
胸中烦躁。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帝将立 曹淑妃 为后, 淑妃 谓 王德妃 曰:‘吾素病中烦,倦於接对,妹代我为之。’” 胡三省 注:“中烦,谓胸中烦热。”
《漢語大詞典》:矹硉
山石突出貌。喻胸中不平之气。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漢語大詞典》:径寸心(徑寸心)
犹寸心。心在胸中占径寸之地,故称。 南朝 梁 沈约 《饯谢文学离夜》诗:“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
分類:胸中径寸
《國語辭典》:饼子(餅子)  拼音:bǐng zi
1.泛指饼类食物。
2.用柴锅烙成,扁圆形,主要成分为玉米面、小米面或杂合面,为北方农工日常的食用品。《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哎!这大半日,谁见个黄汤辣水来咧?那是这早晚那里摸个馍馍饼子去呢?」
3.比喻性情执拗的人。
分類:胸中郁结
《漢語大詞典》:洗虑(洗慮)
排除胸中俗念。 唐 皎然 《寒栖子歌》:“洗虑因吞清明籙,世人皆贪我常足。”
《漢語大詞典》:愊臆
亦作“ 愊亿 ”。亦作“ 愊忆 ”。亦作“ 愊抑 ”。
(1).愤怒、悲伤、忧愁之气郁结胸中。《方言》第十三“臆,满也” 晋 郭璞 注:“愊臆,气满之也。”汉书·陈汤传:“﹝ 陈汤 ﹞策虑愊亿,义勇奋发。” 颜师古 注:“愊亿,愤怒之貌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紜。” 李贤 注:“愊忆,犹鬱结也。”《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望子旧车,览尔遗衣,愊抑失声,迸涕交挥。” 李周翰 注:“愊抑,哀愤也。”
(2).形容声音的悲哀。 明 张煌言 《闻孤鸟有作》诗:“孤鸟孤鸟声愊忆,风雨中宵我心惻。”
(3).忠诚。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 徐乐 、 严安 ,愊臆见收;有嘉 秀伯 ,良亦其儔。”
《漢語大詞典》:腹俭(腹儉)
胸中贫乏。比喻学问浅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胡説!我不信你腹俭到如此。我已经填了一闋《解语花》,在乾嫂子那里,你去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