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遁天妄行
谓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皆违理谬感,遁天妄行,弥非真有矣。”
《國語辭典》:放刁把滥(放刁把濫)  拼音:fàng diāo bǎ làn
奸诈无赖,恶性欺凌他人。《水浒传》第二四回:「近来暴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
《漢語大詞典》:胡行乱为(胡行亂爲)
犹胡作非为。 清 陈天华 《警世钟》:“既我是这个国的国民,怎么可以不管国家的好歹,任那皇帝官府胡行乱为呢?” 孙中山 《革命最后一定成功》:“那些武人官僚都是 大清帝国 留下来的……他们有了兵,便胡行乱为。”
分類:胡作非为
《國語辭典》:横行霸道(橫行霸道)  拼音:héng xíng bà dào
蛮不讲理,胡作非为。《红楼梦》第四六回:「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仗著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
《國語辭典》:横行无忌(橫行無忌)  拼音:héng xíng wú jì
任意非为,无所顾忌。《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自为大将,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隋唐演义》第七五回:「他倚了夫家之势,又会谄媚太后,得其欢心,因便骄奢淫佚,与太平公主一样的横行无忌。」
《國語辭典》:胆大妄为(膽大妄為)  拼音:dǎn dà wàng wéi
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孽海花》第一○回:「这种人要在敝国,是早已明正典刑,那里容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呢!」
《漢語大詞典》:收刀检卦(收刀檢卦)
谓停止胡作非为。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大路不平旁人铲,识向的各自收刀检卦,走你的清秋大路。”
《漢語大詞典》:乱作胡为(亂作胡爲)
犹胡作非为。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直这般无廉鲜耻,乱作胡为。”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秀才,与你这一间幽静的房儿,随你自去打觔斗,学踢弄,舞地鬼,乔扮神,撒科打諢,乱作胡为。”
分類:胡作非为
《國語辭典》:目无王法(目無王法)  拼音:mù wú wáng fǎ
胆大妄为,眼中已无法律的存在。《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冯君瑞是我内地生员,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漢語大詞典》:目无三尺(目無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清 王士禛 《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餘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