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胎元
(1).道教谓人的元气。太平广记卷二七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唐若山》:“ 若山 尝好长生之道,弟 若水 ,为 衡岳 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全元散曲·点绛唇·道词》:“若説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
(2).中医谓母体中培养胎儿的元气。《医宗金鉴·痘症心法要诀·痘原》:“痘禀胎元出不再,毒之深浅重轻识。”注:“古人谓痘禀胎毒,此定论也。惟禀於胎元,故一出不再出也。”《天雨花》第二四回:“谁知伤了胎元,至今未愈。”
(3).事物的初始。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先从文艺的胎元形态……追求出文艺的细胞成分。”
《國語辭典》:胎胞  拼音:tāi bāo
比喻在娘胎中尚未出生。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普天下少什么议论,那一个胎胞儿里做县君。」也作「胞胎」。
分類:胎儿胞衣
《國語辭典》:足月  拼音:zú yuè
胎儿在母体内成长的月分足够。如:「足月生产」。
《国语辞典》:胎神  拼音:tāi shén
民间的传说。传说胎儿的元神有神灵存在,凡是屋内的东西都可能有胎神存在,而且随著月龄不同,胎神的位置也会改变,所以孕妇不能随便移动家中的任何物品,或修理任何东西。传说胎神于特定的时间,存在于特定的场所,如在门时,称为「胎神占位」;在床时,称为「胎神占床」。如果在墙上贴一张写上「胎神在此」的红纸条,胎神就会在固定的位罝,不会到处移动。
《國語辭典》:死胎  拼音:sǐ tāi
产前已在子宫内死亡的胎儿。
分類:胎儿
《国语辞典》:胎便  拼音:tāi biàn
新生儿在分娩期间排出的粪便。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
《國語辭典》:怪胎  拼音:guài tāi
1.畸形的胎儿。
2.比喻言行举止不同寻常或资质禀赋特异的人。如:「这种事他都做得出来,真是个怪胎!」
《國語辭典》:孽根  拼音:niè gēn
祸种、祸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漢語大詞典》:肖化
古人谓胎儿在母体中受母亲的意念而转化。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故姙子之时,必慎所感,感於善则善,感於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 文王 母可谓知肖化矣!”
《漢語大詞典》:血胞
本指胎儿。引申指婴孩。《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时 襄公 新生一女, 文姜 以 庄公 内主尚虚,令其订约为婚。 庄公 曰:‘彼女尚血胞,非吾配也。’”
分類:胎儿婴孩
《國語辭典》:小产(小產)  拼音:xiǎo chǎn
怀孕不足月而流产。参见「流产」条。
《國語辭典》:胎盘(胎盤)  拼音:tāi pán
介于子宫内壁和胎儿之间的圆饼状组织,中央有脐带和胎儿相连,胎儿可藉此取得氧气、养分,及排出二氧化碳及废物到母体血液内,亦分泌激素促进子宫和乳腺的生长。
《國語辭典》:胎动(胎動)  拼音:tāi dòng
胎儿在母体内蠕动,一般在怀孕二十周后开始。
《漢語大詞典》:保胎
采取医疗措施,保护胎儿,使之健康发育,避免流产。《大众医学》1984年第3期:“‘流产’是妇科中常见的情况,‘保胎’几乎是所有流产者的迫切要求。”《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9期:“做好牲畜的配种、保胎和兽疫防治工作。”
《漢語大詞典》:平产(平産)
(1).与相比较的产量大体相当。《人民日报》1962.8.2:“但是愿望相同,客观条件一样,收获也往往参差不齐,有的丰收,有的平产,有的甚至减产。”
(2).顺产。指胎儿经阴道与母体正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