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拥肿(擁腫)  拼音:yǒng zhǒng
1.隆起而不平直。《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2.形容肥胖笨重、不灵巧。唐。韩偓 诗:「饷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衣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续录二》:「京都有富室子,形状拥肿,步履蹒跚。」也作「臃肿」。
《國語辭典》:臃肿(臃腫)  拼音:yōng zhǒng
1.毒疮。《战国策。韩策三》:「人之所以善扁鹊者,为有臃肿也。」
2.形容笨重、肥胖、不灵巧。南朝梁。何逊〈夜梦故人〉诗:「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当头那人,生得臃肿肥胖,唇上长了几根八字鼠须。」也作「拥肿」。
《國語辭典》:浮肿(浮腫)  拼音:fú zhǒng
虚肿、水肿。《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成老爹道:『我说我这脸是浮肿著的。』众人一齐笑了。」
分類:浮肿水肿
《漢語大詞典》:肿痛(腫痛)
指炎症的一般症状。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此数者备,然后为真,服之有奇验,肿痛拘挛皆可已。” 清 陈士铎 石室秘箓·逆医法·论双蛾:“喉门肿痛,痰如锯不絶,茶水一滴不能下嚥。”
《漢語大詞典》:壅肿(壅腫)
(1).因血管堵塞等原因而引起的肿胀。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
(2).喻不成材,不合尺度。 清 朱仕琇 《答邓副使悔庵书》:“窃 仕琇 壅肿弃材,不中尺度。”
《漢語大詞典》:疮肿(瘡腫)
疮疖溃疡之疾。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头不枇沐,体生疮肿。”旧唐书·职官志三:“医术,谓习《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也。”
分類:疮疖溃疡
《國語辭典》:肿胀(腫脹)  拼音:zhǒng zhàng
肌肉或皮肤等组织因水肿、发炎、充血或瘀血而使体积变大的现象。
《國語辭典》:水肿(水腫)  拼音:shuǐ zhǒng
因液体在身体的细胞组织中发生异常的积聚现象,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肿胀症状。通常心脏病、肾脏病患者会引起水肿症状。
《漢語大詞典》:水病
即水肿病。
分類:水肿肿病
《韵府拾遗 肿韵》:为肿(为肿)
吕氏春秋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
《國語辭典》:痈肿(癰腫)  拼音:yōng zhǒng
脓疮。即恶性肿毒。汉。王充《论衡。感虚》:「夫山崩壅河,犹人之有痈肿,血脉不流也。」
分類:痈疽脓肿
《高级汉语词典》:脚肿  拼音:jiǎo zhǒng
水肿病常见症状。见《证治要决·肿》。多因水湿下注于肾所致。治宜辨别阴阳虚实,调治肾气为主。参见“水肿”条
《漢語大詞典》:赤肿(赤腫)
红肿。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咸杬子:“小人争鬭者,取其叶挼擦皮肤,輒作赤肿,如被伤,以诬赖其敌。”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王婆 见女儿哭得两眼赤肿,生怕苦坏了他,安慰了几句言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
分類:红肿
《漢語大詞典》:虚肿(虚腫)
人体因水分运化失调而造成的肌肤浮肿现象。南史·孝义传下·沈崇傃:“久食麦屑,不噉盐酢,坐卧於单荐,因虚肿不能起。” 姚雪垠 《长夜》三一:“但这位眼泡微微虚肿的年轻主妇并不像别人一样地对他亲切。”
《漢語大詞典》:肿毒(腫毒)
各种毒疮的通称。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一匣,治诸疮肿毒坌气痛。”按,中医称既不像疽,又不像痈,也不像疔的毒疮为无名肿毒。
《國語辭典》:肿疡(腫瘍)  拼音:zhǒng yáng
尚未溃烂的脓疮。《周礼。天官。疡医》:「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
分類:毒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