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丰豹(豐豹)
指肥大的豹尾。古时悬于皇帝车驾的最后一辆。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百司具列,簪履相趋,丰豹焜煌,华綬苒蒻。”
《漢語大詞典》:肌腹
在通常细长的连接点之间的肌肉的肥大部分。例如:具有二个肌腹的肌肉。
《国语辞典》:茭白笋(茭白笋)  拼音:jiāo bái sǔn
禾本科「菰」,即「茭白」的嫩茎。因受黑粉菌寄生而肥大成笋状,可供食用。也称为「茭笋」。
《国语辞典》:大块儿(大块儿)  拼音:dà kuài ér
人身体肥大、臃肿。如:「他生来就是大块儿,再怎么减肥也瘦不下来。」也作「大块头」。
《漢語大詞典》:角雉
雉的一种。身体肥大,尾巴较短。雄的头部有肉质的角状突起,喉部有肉垂,故名。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國語辭典》:熊蜂  拼音:xióng fēng
动物名。膜翅目蜜蜂科。分筑巢熊蜂和寄生熊蜂两属。体粗壮多毛,为黑色,长约一点五至二点五公分,带有黄或橙色宽带。常在地下筑巢,或找废弃鸟巢、鼠洞栖身。筑巢熊蜂为群居,有蜂后、雄蜂、工蜂之分,寄生熊蜂则非群居,常将卵产在筑巢熊蜂处,由筑巢工蜂照顾。
《国语辞典》:面圆耳大(面圆耳大)  拼音:miàn yuán ěr dà
长得脸肥胖耳肥大的样子。《水浒传》第三回:「生的面圆耳大,鼻直口方。」
《国语辞典》:球根植物  拼音:qiú gēn zhí wù
泛指一般根部或地下之茎部肥大成球状的植物。如唐昌蒲、风信子等。
《国语辞典》:五倍子虫(五倍子虫)  拼音:wǔ bèi zǐ chóng
动物名。吻类蚜虫科。雌虫体肥大,长约三釐,蓝紫色,尾端细,产卵于盐肤木上,枝叶被其害,遂疣起成瘿。简称为「五倍子」。
《国语辞典》:麝鼠  拼音:shè shǔ
动物名。哺乳纲食虫目尖鼠科。体形似鼠而较肥大,体长约十三点五公分。眼小,耳短,尾侧扁。穴居池、湖、河、溪等浅水旁,杂食性,吃水边植物或贝类、小鱼等。其毛皮可做衣服。
《国语辞典》:斑驴(斑驴)  拼音:bān lǘ
动物名。哺乳纲奇蹄目。体肥大,有黑褐色斑纹的驴子。产于非洲。
《国语辞典》:玄狐蜂  拼音:xuán hú fēng
动物名。膜翅类昆虫,体肥大,胸腹有黑色软毛,腹端第二三节被黄毛,为南瓜花的媒介。
《国语辞典》:食人鲨(食人鲨)  拼音:shí rén shā
动物名。食人鲨目真鲨科。体强壮而肥大,呈纺锤形,尾鳍大形,后缘为弯月状。口裂广,口角有唇沟,鼻孔小。体蓝灰色,最长可达十一公尺。以鲭、鳕。狗鲨等为主食,喜攻击状似食物的东西,并将其整个吞下。分布于温暖海域,以卵胎生繁殖。也称为「大白鲨」。
《漢語大詞典》:根菜类蔬菜
具有可供食用的肥大肉质根的一类蔬菜。如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大头菜)等。
《国语辞典》:海狸  拼音:hǎi lí
动物名。哺乳纲齧齿目。体肥大,头短颈粗,背为弓形,趾有蹼,善游泳,齿锐利,能齧断树干,其皮毛价值昂贵。喜群居,在岸边掘穴营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