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香肠(香腸)  拼音:xiāng cháng
用碎肉、香料等填入猪肠制成的食品。《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一碟香肠,一碟盐水虾,一碟水鸡腿,一碟海蜇摆在桌上。」
《漢語大詞典》:销肠酒(銷腸酒)
即消肠酒。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烈性美酒。 唐 郑谷 《咏怀》:“险事销肠酒,清欢敌手棋。”参见“ 消肠酒 ”。
《漢語大詞典》:消肠酒(消腸酒)
古代的一种烈性醇酒。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张华 为九醖酒,以三薇渍麴蘖……以之酿酒醇美,久含令人齿动,若大醉,不呌笑摇荡,令人肝肠消烂,俗人谓为消肠酒。或云醇酒可为长宵之乐。两説声同而事异也。閭里歌曰:‘寧得醇酒消肠,不与日月齐光。’言耽此美酒,以悦一时,何用保守灵而取长久。”
分類:烈性醇酒
《国语辞典》:冷心肠(冷心肠)  拼音:lěng xīn cháng
冷酷无情。《红楼梦》第五七回:「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
分类:冷酷无情
《國語辭典》:灌肠(灌腸)  拼音:guàn cháng
将水、液体药物或营养物注入肠内。以清洗肠道、治疗疾病或供给养料。
《國語辭典》:灌肠(灌腸)  拼音:guàn chang
一种将面粉灌入猪肠中,染成红色,用油煎炸的食品。
《韵府拾遗 覃韵》:肠三(肠三)
元史郊祀志二十一体谓肩臂臑膊骼正脊脡脊横脊正胁短胁代胁并肠三胃三拒肺一祭肺三
《漢語大詞典》:敝肠(敝腸)
坏心肠。敝,通“ 憋 ”。后汉书·董卓传:“ 羌 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 李贤 注:“言 羌 胡心肠敝恶,情态如狗也。《续汉书》‘敝’作‘憋’。《方言》云:‘憋,恶也。’”
分類:坏心心肠
《漢語大詞典》:骄肠(驕腸)
娇媚的心态。骄,通“ 娇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三:“如何夸毘子,作色怀骄肠。”
分類:娇媚心态
《骈字类编》:五肠(五肠)
云笈七签骨节五肠名坚玉君字凝羽珠恒守我太仓之府五肠之口五肠之口是死气之门坚玉君严固守之
《漢語大詞典》:小肠气(小腸氣)
病名。狐疝的俗称。因小腹坠痛,延及阴囊,致睾丸偏大的病症。《医宗金鉴·幼科杂病·疝证门》:“痛引腰脊小肠气。”注:“小肠气一症,其受病与疝气等,亦因湿气在内,而寒气又束于外也。”
《漢語大詞典》:悬肠草(懸腸草)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悬肠草,一名思子曼,南中呼为离别草。”古人每以喻思子或惜别。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村寒白屋念娇婴,古臺石磴悬肠草。”
分類:惜别
《漢語大詞典》:鼠啮肠(鼠齧腸)
见“ 鼠拖肠 ”。
《漢語大詞典》:鼠拖肠(鼠拖腸)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昔仙人 唐昉 ,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即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六:“惆悵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宋 欧阳修 《续作永昭陵挽词》之三:“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鼠拖肠。”亦作“ 鼠啮肠 ”。 唐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分類:遭受失意
《漢語大詞典》:庾肠(庾腸)
指忧念家国之心。 明 邢雉山 《宴赏·燕山重九》套曲:“只恐怕老侵 潘 髩,愁入 庾 肠,枉自惭衰朽。”参见“ 庾愁 ”。
分類:忧念家国
《漢語大詞典》:庾愁
南朝 梁 诗人 庾信 ,使 西魏 ,阻于兵,留 长安 。 北周 代 西魏 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虽通显,而常有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意。后因称乡思或故国之思为“庾愁”。 宋 李莱老 《青玉案》词:“ 荀 香犹在, 庾 愁何许,云冷 西湖 赋。”
《骈字类编》:月肠(月肠)
唐 黄滔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 其二 江句行人吟刻石,月肠是处象登楼。
《高级汉语词典》:憋肠
急性子
《國語辭典》:黑心肠(黑心腸)  拼音:hēi xīn cháng
比喻人心地阴险毒辣。如:「有人将工业用油混充食用油贩售,真是黑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