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九窍(九竅)  拼音:jiǔ qiào
七窍及排尿口、肛门的合称。《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五藏不和,则九窍不通。」《西游记》第一七回:「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
《國語辭典》:失气(失氣)  拼音:shī qì
1.丧失勇气。《晋书。卷六一。周浚传》:「前破张悌,吴人失气。」《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庐陵王子卿传》:「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风过耳,使吾失气。」
2.气绝。《荀子。解蔽》:「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楚辞。王逸。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3.倒楣。《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就是叫化子也讨人家个馍馍尝尝,也讨个低钱来过过岁,咱就跟著这们样失气的主子。」
《國語辭典》:浊气(濁氣)  拼音:zhuó qì
混浊不清之气。《西游记》第三九回:「原来猪八戒自幼儿伤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浊气。」
《國語辭典》:倒灌  拼音:dào guàn
指海水从河口回流,淹没陆地。多因台风或潮汐关系造成。如:「此次台风风浪过大,致使沿海部分地区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
《國語辭典》:香狸(香貍)  拼音:xiāng lí
灵猫的别名。参见「灵猫」条。
《國語辭典》:直肠(直腸)  拼音:zhí cháng
1.形容人心地坦白、直率。《西游记》第二○回:「我是个直肠的痴汉,我说道肚内饥了,好寻个人家化斋,他就骂我是恋家鬼。」《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老弟,劣兄是直肠汉,肚子里藏不住话。」
2.大肠的末端,上与乙状结肠相连,下接肛门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空窍(空竅)
孔穴;窟窿。多指耳、目、鼻、口、肛门、尿道之类。韩非子·喻老:“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吕氏春秋·士容:“骨节蚤成,空窍哭歷,身必不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
《漢語大詞典》:蜜露
(1).甘露;带蜜的露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朝叶与蜜露共鲜,晚花与薰风俱落。” 宋 苏轼 《赵昌四季·山茶》诗:“游蜂略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
(2).蚜虫及介壳虫等从肛门排出的含糖液体。
《國語辭典》:放屁  拼音:fàng pì
1.肛门泄出臭气。如:「今天不知吃坏了什么东西,怎么老放屁!」也作「放气」。
2.骂人家所说的话荒谬无理,不值得重视。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厮放屁,秤上现秤八两,我吃了你一块儿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休听他放屁!好没廉耻!」
《漢語大詞典》:眼子
(1).眼睛。 唐 张鷟 游仙窟:“千娇眼子,天上失其流星;一搦腰支, 洛 浦愧其迴雪。”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引手向前,眼子盱瞜,手子腽腯。”
(2).指外行,容易受欺的人。《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能给光棍牵马随蹬,不给眼子主谋定计。”
(3).孔洞。如:墙壁上有个眼子,可以向外眺望。
(4).方言。肛门。
《漢語大詞典》:阴窍(陰竅)
(1).指肛门和尿道。《周礼·天官·疾医》“两之以九窍之变” 汉 郑玄 注:“窍之变,谓开闭非常,阳窍七,阴窍二。” 贾公彦 疏:“云阳窍七者,在头露见,故为阳也,阴窍二者,在下不见,故为阴。”
(2).特指女子阴道。 清 袁枚 新齐谐·采战之报:“京师人 杨某 ,习採战之术,能以铅条入阴窍,而呼吸进退之。”
(3).凹下的纹路。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余尝见 夏 琱戈,於铜上相嵌以金,其细如髮。 夏 器大抵皆然,岁久金脱,则成阴窍,以其刻画处成凹也。”
(4).幽深的洞穴。 元 朱德润 《山川图诗呈解之昂御史》:“山川结灵根,厚地秉阴窍。”
《國語辭典》:坐药(坐藥)  拼音:zuò yào
即栓剂,参见「栓剂」条。
《國語辭典》:屁股  拼音:pì gu
1.臀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六老爷从厨房里走出来,两个婊子上前叫声『六老爷!』歪著头,扭著屁股,一只手扯著衣服衿,在六老爷跟前行个礼。」也称为「臀部」。
2.是指动物躯干末端肛门周围的部位。在猿类和人类则亦称为臀部,是指盆骨后方由臀大肌和臀中肌覆盖脂肪组织所组成的浑圆部位,在人类的功能为坐著时承受坐力。
3.泛指物体末端的通俗说法。如:「香烟屁股」。
《國語辭典》:大肠(大腸)  拼音:dà cháng
1.肠的下部。上接小肠,下连肛门,较小肠粗大而短,可依次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大肠可吸收水分和一部分养分,并主宰排遗作用。
2.糯米肠的别名。参见「糯米肠」条。
《國語辭典》:灌肠(灌腸)  拼音:guàn cháng
将水、液体药物或营养物注入肠内。以清洗肠道、治疗疾病或供给养料。
《國語辭典》:灌肠(灌腸)  拼音:guàn chang
一种将面粉灌入猪肠中,染成红色,用油煎炸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