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质(玉質)
(1).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汉 张衡 《舞赋》:“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甘后 ﹞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第一折:“巧笑工顰,玉质天然奇絶。”
(2).指美女。《花月痕》第四四回:“奇葩倏坠,依然连理之枝;玉质长埋,仍是婆娑之树。”
(3).形容质美如玉。 南朝 梁 沈约 《与沈渊荐沈驎士表》:“﹝ 沉 ﹞玉质踰洁,霜操日严。”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有蔚者桐,僵於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明 刘基 《卖柑者言》:“ 杭 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燁然,玉质而金色。”
《國語辭典》:玉肌  拼音:yù jī
形容人的肤色洁白光润,多用以赞美女子。《抱朴子。外篇。擢才》:「乃有播埃尘于白圭,生疮痏于玉肌。」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國語辭典》:丰盈(豐盈)  拼音:fēng yíng
1.肌肤丰满。如:「那位入围的环球小姐丰盈美丽,有摘下后冠的可能。」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2.丰厚。汉。扬雄〈太玄赋〉:「丰盈祸所栖兮,名誉怨所集。」
3.丰富充足。《战国策。赵策一》:「年谷丰盈,众人喜之。」
《漢語大詞典》:雪肌
(1).雪白的肌肤。 唐 吕岩 《渔父·沐浴》词:“云薄薄,雨微微,看取妖容露雪肌。”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赋》:“冰肤雪肌,金玦玉佩。” 宋 赵长卿 《念奴娇·碧含笑》词:“清凉无汗,雪肌瀟洒难偶。”
(2).喻白色的花朵。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七:“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鬭生枝。” 宋 吴师孟 《蜡梅香》词:“正絳跗初吐,穠华将茂,国艷天葩,真澹竚,雪肌清瘦。”
《國語辭典》:丰肌(豐肌)  拼音:fēng jī
肌肤丰润。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皓体呈露,弱骨丰肌。」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盛文肃公丰肌大腹,而眉目清秀。」
分類:肌肤丰润
《漢語大詞典》:香腻(香膩)
(1).形容女子的肌肤芬香滑腻。 前蜀 韦庄 《伤灼灼》诗:“桃脸曼长横緑水,玉肌香腻透红纱。”
(2).指女子身上的污垢。 清 洪升 《长生殿·窥浴》:“轻盈臂腕消香腻,绰约腰身漾碧漪。”
(3).形容味香,滑溜。 茅盾 《秋收》一:“讲到芋头, 小宝 也还有几分喜欢;加点儿盐烧熟了,上口也还香腻。”
《漢語大詞典》:玉肤(玉膚)
(1).白润如玉的肌肤。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然荣华势利诱其意,素颈玉肤惑其目。” 唐 杜牧 《宫词》之二:“蝉翼轻綃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
(2).指物体细嫩洁白的质地。 宋 苏轼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海山仙人絳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箱歌》:“小炉精製金盘固,匹纸流光玉肤好。”
《國語辭典》:肤革(膚革)  拼音:fū gé
原指皮肤的表里,后泛指皮肤、肌肤。《礼记。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唐。孔颖达。正义:「肤是革外之薄皮,革是肤内之厚皮革也。」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
《國語辭典》:丰足(豐足)  拼音:fēng zú
富足、充足。《三国演义》第九七回:「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红楼梦》第六五回:「当下十来个人倒也过起日子来,十分丰足。」也作「丰实」。
《漢語大詞典》:皓质(皓質)
(1).洁白的质地。 汉 班固 《典引》:“扰緇文皓质於郊,升黄辉采鳞於沼。” 明 徐渭 《月下梨花》诗之三:“丹轮皓质两微茫,桂粟梨云鬭浅黄。”
(2).白晳的肌肤。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3).洁白的本质。 前蜀 韦庄 《旧居》诗:“皓质留残雪,香魂逐断霞。不知何处笛,一夜叫梅花。”
《漢語大詞典》:琼肌(瓊肌)
莹洁似玉的肌肤。多形容女子。 宋 晏殊 《玉楼春》词:“红条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 元 李致远 《小桃红·碧桃》曲:“翠裙剪剪琼肌嫩,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 武陵 人。”
《漢語大詞典》:刺人
(1).刺伤人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埤雅·释草:“蔆,尔雅曰‘蔆蕨攗’。其叶似荇,白华,实有紫角,刺人。可食。”
(2).指肌肤因受淹渍刺激而疼痛。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桑:“狐尿刺人,肿痛欲死,热桑灰汁渍之,冷即易。” 巴金 《灭亡》第九章:“ 杜大心 底话是多么刺人!”
(3).指刺激人。 萧军 《羊·职业五》:“为了他说话刺人,侦探们激怒了,竟抽了他几个嘴巴。”
(4).特指强梁拒劝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当交颜而面从,至析离而背毁者,伪人也;习强梁而专亡,距忠告而不纳者,刺人也。”
《漢語大詞典》:无完肤(無完膚)
(1).没有完好无伤的肌肤。新唐书·忠义传下·刘迺:“﹝ 朱泚 ﹞復遣伪相 蒋镇 慰诱, 迺 佯瘖不答,灸无完肤。”
(2).比喻一无是处。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而 邓给事 , 史御史 辈曹起代为之辨, 郑 被攻无完肤。”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鸿绪:“近读其《明史稿》……而於 惠帝 则指摘无完肤状。”
分類:完好肌肤
《漢語大詞典》:肤腠(膚腠)
亦作“ 肤凑 ”。 指肌肤。陈书·世祖纪:“念俾纳隍,载劳负扆,加以肤凑不适,摄卫有亏,比获微痊,思覃宽惠,可曲赦京师。”《楞严经》卷二:“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
分類:肌肤
《漢語大詞典》:肤腴(膚腴)
肌肤丰满。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嘆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元 麻革 《送杜仲梁东游》诗:“望君崭崭病以癯,酌之食之可以还肤腴。”
分類:肌肤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