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机上肉
燔肉
灵肉
腊肉
肉腥
肉少
肉髻
逐肉
作肉
红肉
膻肉
肉视
肉谱
肉羹
相肉
《漢語大詞典》:机上肉
砧板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者。三国志·魏志·吴质传“以文才为 文帝 所善,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 河 北诸军事,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吴质别传》:“ 质 按剑曰:‘ 曹子丹 ,汝非屠机上肉, 吴质 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新唐书·郑畋传:“如以恩释罪,使及岁丰,其下思归,众一离,即 巢 机上肉耳,法谓不战而屈人兵也。”
《國語辭典》:燔肉  拼音:fán ròu
宗庙祭祀所用的熟肉。《孟子。告子下》:「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
分類:祭肉烤肉
《漢語大詞典》:灵肉(靈肉)
灵魂和肉体。《云笈七籤》卷一一四:“或受书稟籙,阴景鍊形,灵肉再生,前功克懋者,则五老上帝,四极真王之例是也。”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我的灵肉已为她糜烂。”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母亲付予了我以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
分類:灵魂肉体
《國語辭典》:腊肉(臘肉)  拼音:là ròu
渍以盐或酱而后晒乾、风乾或熏乾的肉。《儒林外史》第一回:「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
《漢語大詞典》:肉腥
指鱼肉等类荤腥食物。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安老爷 坐下看了看,也有厨下打发的整桌鸡鱼菜蔬,合煮的白鸭子白煮肉,又有 褚大娘子 里边弄的家园里的瓜菜,自己腌的肉腥,并现拉的过水麵,现蒸的大包子。”
《韵府拾遗 筱韵》:肉少
开天遗事南中有鱼肉少而脂多取鱼脂炼为油照筵宴造饮食则分外光明时人号为馋鱼灯
《漢語大詞典》:肉髻
梵语嗢瑟尼沙的意译。 释迦牟尼 头顶有肉团隆起如髻,故称。为佛三十二相中的顶髻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上作如来经行之像,像形杰异,威严肃然,肉髻之上特出髾髮,灵相无隐,神鉴有徵。”
《漢語大詞典》:逐肉
谓追逐禽兽。宍,“肉”之俗字。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絶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
《漢語大詞典》:作肉
方言。长肉。指切实可靠地得到好处。 茅盾 《秋收》一:“他深切地相信:没有菩萨保佑,任凭你怎么刁钻古怪,弄来的钱财到底是不‘作肉’的。”
《骈字类编》:红肉(红肉)
元稹有鸟诗见白毛下
《國語辭典》:膻肉(羶肉)  拼音:shān ròu
羊肉。《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膻肉酪浆,以充饥渴。」
分類:羊肉
《韵府拾遗 纸韵》:肉视(肉视)
谢观汉以木女解平城围赋目成可望肉视无遗
《漢語大詞典》:肉谱(肉譜)
指通晓姓氏族谱的人。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秦王 府仓曹 李守素 ,尤精谱学,人号为肉谱。”宋史·韩溥传:“ 溥 博学,善持论,详练臺阁故事,多知 唐 朝氏族……号为肉谱。” 元 柳贯 《今体诗六十韵赠饯正傅之官池阳》:“鸡窠对翁穉,肉谱繫仍昆。”
《國語辭典》:肉羹  拼音:ròu gēng
用肉为主要材料,勾芡做成的稠汤。如:「美食广场卖的肉羹,真材实料,口味道地,总是百吃不厌。」《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莽闻城中饥馑,以问业。业曰:『皆流民也。』乃韨所卖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莽信之。」
《韵府拾遗 屋韵》:相肉
姚枢诗观人不观貌相马不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