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食马(食馬)
供作肉食的马。穆天子传卷二:“因献食马三百,牛羊三千。” 郭璞 注:“食马,可以供厨膳者。”
喂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枕轡而寝,食马而食。” 杨伯峻 注:“先饲马而后己食。” 唐 韩愈 《杂说》之四:“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分類:肉食郭璞
《漢語大詞典》:一肉
一样肉食。常指食不兼味。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食一肉、脱粟之饭。” 司马贞 索隐:“一肉,言不兼味也。”《韩诗外传》卷九:“今如结駟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过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甘,而殉 楚国 之忧,其可乎?”三国志·魏志·卫觊传:“ 武皇帝 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 宋 陆游 《明日复雨排闷》诗:“虽有数椽常似客,仅存一肉未成僧。”
分類:肉食指食
《國語辭典》:野味  拼音:yě wèi
1.自山林中猎得的可食禽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路收拾些雉兔野味,到店肆中宿歇,便安排下酒。」《红楼梦》第五一回:「那些野鸡、獐、麃各样野味,分些给他们就是了。」
2.比喻浮浪子弟。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一折:「妹夫,那里有个野味儿,请他来同席,怕做什么?」
《國語辭典》:食性  拼音:shí xìng
动物饮食的习性。以动物为食,称为「肉食性」,如狮子、老虎;以植物为食,称为「草食性」,如羊、象;以动植物为食,称为「杂食性」,如人。
《漢語大詞典》:鲜薧(鮮薧)
亦作“鱻薧”。 指新鲜的和干制的鱼、肉食品。周礼·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鲜谓生肉,薧谓乾肉。”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宾亭记》:“自竟是功,则鱻薧之馈,罍樽之费,纵倍於前矣。” 清 沈名荪 《悯旱》诗:“昨闻官府点食簿,收尽鱻薧穷腥羶。”
《漢語大詞典》:重肉
谓两种以上的肉食。北齐书·杨愔传:“汝辈但如 遵彦 谨慎,自到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 范仲淹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明 唐顺之 《王母缪孺人墓志铭》:“诸子有进重肉者輙不食,至奉宾客,未尝不丰洁。”
分類:肉食
《國語辭典》:白肉  拼音:bái ròu
1.白嫩的皮肉。如:「平常很少劳动、晒太阳的人,才能保有一身的白肉。」
2.大腿里部的肉。《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唐。孔颖达。正义:「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谓之白肉,非谓肉色白也。」
3.不加佐料的熟猪肉。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
《國語辭典》:素饭(素飯)  拼音:sù fàn
蔬饭。《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这里有个大观楼,素菜甚好,我和你去吃素饭罢!」
《漢語大詞典》:五净
(1).佛教语。谓色界四禅天中已证小乘不还果的圣者所生的“五净居天”。即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五浄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下:“寄华五浄,风日不萎。”
(2).佛教语。特许信众食用的五种肉食。即火净、刀净、爪净、蔫乾净、鸟啄净。见《毗奈耶杂事》卷三六。 明 徐渭 《设为鱼虾所洁》诗:“三戒严重杀,五浄肉亦权。”
《漢語大詞典》:市脯
(1).买来的肉食品。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2).买肉。 宋 欧阳修 《憎苍蝇赋》:“峻宇高堂,嘉宾上客,沽酒市脯,铺筵设席,聊娱一日之餘闲。” 宋 岳珂 桯史·紫宸廊食:“一日长春节,欲尽宴廷绅,有司以不素具奏,不许,令市脯,随其有以进。”
分類:肉食食品
《漢語大詞典》:丰侈(豐侈)
(1).谓肉食肥多。
(2).犹言丰盛奢侈。 晋 陆云 《西园第既成有司启》:“古人之戒,犹云无为福始,况今犹崇丰侈,作为祸先。”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太祖 一日袒裼幸翰林院……因指所御青縑帐、紫綾褥谓 多逊 曰:‘尔在外,意朕丰侈耶?朕用此,犹常愧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侯:“ 贾 衣服簪珥,供给丰侈。”
《漢語大詞典》:兼肉
二种肉食。尸子卷下:“ 晋 国苦奢, 文公 以俭矫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后汉书·刘虞传:“ 虞 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 明 唐顺之 《王冢妇唐孺人墓志铭》:“孺人从於宦者十年。然所服御一不改其素,非宾燕,不设兼肉。”
分類:二种肉食
《国语辞典》:烧肉(烧肉)  拼音:shāo ròu
一种烤肉食品。
《漢語大詞典》:殽蔌
肉食和蔬菜。 宋 司马光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在家殽蔌餘几何,一日风光不宜弃。”
分類:肉食蔬菜
《漢語大詞典》:肴醳
肉食醇酒。文选·左思〈魏都赋〉:“肴醳顺时,腠理则治。” 吕向 注:“醳,醇酒。言食与酒各顺时而进之。”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 汴 人交贺,肴醳腾贵。”
分類:肉食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