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戏子(戲子)  拼音:xì zi
旧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小的本是戏子出身。」《红楼梦》第五八回:「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
《漢語大詞典》:占家
古代以占候为职业的人。史记·日者列传论:“ 孝武帝 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辩讼不决。”
分類:占候职业
《國語辭典》:花匠  拼音:huā jiàng
以养花为业的人。唐。陆龟蒙 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诗:「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漢語大詞典》:常官
(1).正常的职业。《商君书·去强》:“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 高亨 注:“常官之官,谓职业也。”
(2).久任一官。《商君书·去强》:“常官治者迁官。” 高亨 注:“常官,久任一官。”
《漢語大詞典》:什么人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用来问明是哪一个人或哪些人。例如:查明他是什么人。
表示询问某人的个性、职业、地位或作用。例如:你认为我是什么人,是傻瓜吗?
表示询问某人的身份。例如:不过是据说如此吗?什么人在这样说。
《漢語大詞典》:迁业(遷業)
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左传·襄公九年:“其庶人力於农穡。商、工、皂、隶,不知迁业。”宋书·武帝纪中:“在昔盛世,人无迁业,故井田之制, 三代 以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赋税日增,繇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
《國語辭典》:堕业(墮業)  拼音:duò yè
造做不善的行为。《金瓶梅》第一九回:「妇人笑道:『你这个堕业的众生,到明日不知作多少罪业?』」
《国语辞典》:高职(高职)  拼音:gāo zhí
1.高级职业学校的简称。以教授青年职业智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的基层技术人员为宗旨。
2.高薪的职位。如:「荣任高职,使他神采焕发。」
《漢語大詞典》:操业(操業)
(1).从事职业的活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姪年十五,荏弱不能操业。” 聂绀弩 《谈鸨母》:“妓老不能操业,多蓄雏妓,而自为之母,故曰鸨母。”
(2).志行,节操。晋书·谢尚传:“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考操业於闺閫,校始终於信効,善否之验,不其易乎。”南史·李元履传:“子 元履 ,幼有操业,甚闲政体,为司徒 竟陵王 子良 法曹参军。”
《漢語大詞典》:四职(四職)
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 汉 徐干 中论·谴交:“古之立国也,有四民焉。执契修版图,奉圣之法,治礼义之中,谓之士;竭力以尽地利,谓之农夫;审曲直形势,飭五材,以别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不勤乎四职者,谓之穷民。”
分類:职业
《漢語大詞典》:在业
有工作职业;在职。例如:在业人员收入偏低。
分類:职业在职
《國語辭典》:各界  拼音:gè jiè
各阶层、各层面。如:「今天是国庆日,各界都有庆祝活动。」
《漢語大詞典》:儒户
(1).读书人的户籍。 元 代根据居民的职业分户籍为民户、军户、儒户、医户等名目。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四折:“这廝接待不周……枷号一月,打退儒户,永为农夫。”《元典章·圣政一·兴学校》:“应係籍儒户,杂泛差役,依例蠲免。”
(2).指具有此种户籍的居民。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四折:“俺两个是儒户,县里拣选来接待新官的。”元史·礼乐志二:“籍近畿儒户三百八十四人为乐工。”
《漢語大詞典》:重业(重業)
谓从事双份职业。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分业愈多则愈专而愈精,地无遗利,人无重业。”
《漢語大詞典》:游业(游業)
流动的职业。如行商等。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