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挑耳
挖耳朵。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擿齿则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则栋梁不如鷦鷯之羽。”
分類:挖耳耳朵
《漢語大詞典》:馘截
割下敌人的耳朵。指诛戮。晋书·刘琨传:“是岁, 元帝 转 琨 为侍中、太尉,其餘如故,并赠名刀。 琨 答曰:‘谨当躬自执佩,馘截二虏。’”
《国语辞典》:付耳  拼音:fù ěr
将耳朵靠近来。《水浒传》第七二回:「柴进唤燕青,付耳低言:『你与我……如此如此。』」
《國語辭典》:音频(音頻)  拼音:yīn pín
声音频率的表现情形,为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的次数。也称为「声频」。
《國語辭典》:飞耳(飛耳)  拼音:fēi ěr
比喻能听到很远的声音,采纳各种言论。南朝梁。武帝〈求言诏〉:「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听。」
《漢語大詞典》:贴耳(貼耳)
(1).贴着耳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其俗以木为枕,号‘麻姑刺’,直竖而不贴耳,故至老不聋。”
(2).垂着耳朵。驯服顺从的样子。 蔡锷 《致唐继尧刘显世等电》:“以势度之, 蜀 宣布后, 张 李 两师不惟不敢西犯 成都 ,且将贴耳就范。”
《漢語大詞典》:竦耳
竖起耳朵。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分類:耳朵
《漢語大詞典》:引耳
竖着耳朵。形容心神专注地听。 唐 何延之 《兰亭始末记》:“ 高宗 哽咽流涕,引耳听命。”
《漢語大詞典》:溷听(溷聽)
谓污染了耳朵。形容话语卑俗不入耳。 三国 魏 曹植 《许由巢父池主赞》:“ 尧 禪 许由 , 巢父 是耻;秽其溷听,临河洗耳。”
《漢語大詞典》:白耳龙(白耳龍)
传说中的白耳朵的神龙。 唐 陆龟蒙 《和咏开元寺佛钵》:“光寒好照金毛鹿,响静堪降白耳龙。” 元 张翥 《次韵刘伯贞与金山即休了长老唱和》:“踏花佛驭红牙象,献寳神骑白耳龙。”
分類:耳朵神龙
《國語辭典》:耳衣  拼音:ěr yī
冬天禦寒用的耳帽。唐。李廓 送振武将军诗:「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漢語大詞典》:耳鼓
耳膜。亦泛指耳朵。 叶紫 《夜哨线》:“微风将一阵凄切的呜咽声送进到他的耳鼓中来。”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在这个不拘形式的讨论会上,各种各样的意见,撞击着 永生 的耳鼓。”
分類:耳朵
《漢語大詞典》:倚耳
向后倾侧的耳朵。古人以此为美。《楚辞·大招》:“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王夫之 通释:“倚耳,耳嚮后若倚,不哆张也。” 蒋骥 注:“耳贴后也。”
《漢語大詞典》:畜耳
对自己耳朵的谦称。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观月听琴》:“殫精有后悟,畜耳无前闻。”
《漢語大詞典》:黄耳菌
黄色的菌子。菌蕈形似人之耳朵,故称黄耳菌。 宋 苏轼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诗:“老楮忽生黄耳菌,故人兼致白芽薑。” 王文诰 辑注:“传法正宗记: 迦毘罗国 ,有长者 梵摩净德 园,树中生耳如菌,味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