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辐至(輻至)
指人或物聚集而来。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军书辐至,羽檄交驰。”
《國語辭典》:宣卷  拼音:xuān juàn
宣讲佛经上的事迹。流行于元、明、清时。至清代则发展为讲唱各种民间传说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随即到了莲华庵中,恰好白姑子不在家里,往杨乡宦宅里宣卷去了。」《海上花列传》第二五回:「划一!倪念三也宣卷呀,耐也来吃酒哉啘!」
《國語辭典》:副末  拼音:fù mò
一种宋元时戏剧的角色。常与副净出现,专司开场或制造效果。《儒林外史》第一○回:「唱完三出头,副末执著戏单上来点戏。」
《漢語大詞典》:杜米
本地所产、不从商贩而来的米。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杜撰:“凡文字之无所本者曰杜撰,工作之不经匠师者曰杜做。后世并以米之不从商贩来者曰杜米,笋之自家园出者曰杜园笋。” 清 林则徐 《谆劝殷富平粜并严禁牙行铺户囤米抬介告示》:“查往年丰熟之岁,上等杜米,每石不及三千文。”
《國語辭典》:塞上曲  拼音:sài shàng qǔ
1.一种古代的军歌。主要描写士兵在边疆行军作战和扎营的情形,或思乡之情。
2.乐曲名。是一首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最早见于李芳园根据华秋蘋《琵琶谱》中的五首独立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等,综合而成一曲,起名《塞上曲》。曲调婉转细腻,以左手推、拉、揉、吟等技法,来描绘痛苦和哀怨的情绪。
《国语辞典》:桌球  拼音:zhuō qiú
一种球类运动。英语table tennis翻译而来。约于十九、二十世纪间起源于英格兰。玩法是张网于长方桌上,两人用球拍对拍乒乓球。分单打和双打。以先得到二十一分为胜一局,一般比赛采三局二胜或五局三胜制。也称为「乒乓」、「乒乓球」。
《漢語大詞典》:飞谮(飛譖)
突然而来的诬陷之词。新唐书·曹道古传:“ 柳公绰 镇 鄂岳 ,为飞譖上闻, 宪宗 欲代之。”
《漢語大詞典》:飞诬(飛誣)
突然而来的诬陷。明史·祁彪佳传:“飞诬及於善良,招承出於私拷,怨愤满乎京畿。”
《國語辭典》:副净(副淨)  拼音:fù jìng
1.宋杂剧、金院本中作调笑滑稽表演的角色。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妓乐》:「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也作「副靖」。
2.元代杂剧中次要的净角。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净张驴儿冲上,赛卢医慌走下。」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猜你是谁?我是搬戏的副净。」
《漢語大詞典》:大朝觐(大朝覲)
诸侯大会同而来朝见天子。周礼·天官·大宰:“大朝覲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 贾公彦 疏:“诸侯四时常朝不称大,今朝覲称大者,诸侯为大会同而来,故称大朝覲。”
《國語辭典》:逆光  拼音:nì guāng
一种摄影的技巧手法。由于背光的被摄物会因为光影的作用,在其物体周围产生边缘光的现象,使被摄物呈现出的画面产生深度,更具视觉效果。
《漢語大詞典》:襁至(繦至)
络绎而来。史记·货殖列传:“故 太公望 封于 营丘 ,地潟滷,人民寡,于是 太公 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清史稿·礼志九:“沿途迎献罗拜者,繦至辐凑。”
分類:而来
《漢語大詞典》:远近法(遠近法)
画法之一种。由透视画法而来,根据远近之理,而定形状之大小,色彩之浓淡,景物之详略等。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木刻究竟是绘画,所以先要学好素描;此外,远近法的紧要不必说了,还有紧要的是明暗法。”
《國語辭典》:硬脂  拼音:yìng zhī
动物脂肪中所含的白色固体。为长链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和甘油的化合物,可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等物之中而不溶于水。可制肥皂、蜡烛、化妆品等。
《漢語大詞典》:阵头风(陣頭風)
时间短暂,风力强大,变化急速的风。多伴随着阵雨而来。 茅盾 《秋收》二:“ 老通宝 定一定神,爬下床来时,猛又听得外边稻场上人声像阵头风似的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