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鸷鸟将击,卑飞敛翼(鷙鳥將擊,卑飛歛翼)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六韬·发启:“鷙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弥耳俯伏。”孙子·势:“鷙鸟之疾”。 唐 李靖 注:“‘鷙鸟将击,卑飞敛翼’,皆言待之而后发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南北分别》:“贤弟,且不要使性气,鷙鸟将击,卑飞敛翼。”
《漢語大詞典》:澡用
谓洗刷过错而后叙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禹锡:“宰相哀其才且困,将澡用之。”
《國語辭典》:物腐虫生(物腐蟲生)  拼音:wù fǔ chóng shēng
物品必先腐烂后才会长蛆。语本《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比喻事出有因,必先有弱点而后才使他人有机可乘。《歧路灯》第四七回:「本县若执『物腐虫生』之理究治起来,不说你这嫩皮肉受不得这桁杨摧残,追比赌赃不怕你少了分文。」
《漢語大詞典》:卧椅
方言。躺椅。靠背特别长而后倾的椅子,人可以斜躺在上面。
《國語辭典》:验收(驗收)  拼音:yàn shōu
货物或工程完成后,按一定程序、标准等进行检验查收的工作。
《國語辭典》:先难后获(先難後獲)  拼音:xiān nán hòu huò
先历经艰辛的过程,然后才有收穫。语本《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指成功必须付出努力。宋。朱熹〈答林退思书〉:「故夫子尝以先难后获为仁,又以先事后得为崇德。」
《國語辭典》:先忧后乐(先憂後樂)  拼音:xiān yōu hòu lè
1.先忧苦而后得安乐。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如:「我宁可先忧后乐,先把工作做完再休息。」
2.指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形容关心国计民生,先公后私。语本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国计民生,有忧患则居先,享乐则居后。《宋史。卷三一四。列传。范仲淹》:「致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明。王世贞《鸣凤记。邹林游学》:「你先忧后乐师忠彦,由义居仁效昔贤。」
《漢語大詞典》:衅洁(釁潔)
古人为祓除秽恶,涂香于身而后入浴以示洁。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言人解疗生疾之时,故於水上衅洁之也。”参见“ 衅浴 ”。
《國語辭典》:衅浴(釁浴)  拼音:xìn yù
以香草沐浴。《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漢語大詞典》:小屈大申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难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国语辞典》:破壁飞去(破壁飞去)  拼音:pò bì fēi qù
南朝梁张僧繇画龙点睛,而后龙震破屋壁,脱身飞去的故事。典出《宣和画谱。卷一。道释》。后比喻人由平凡而骤然显贵。如:「以前他只是个泛泛小辈,如今破壁飞去,了不得了。」
《国语辞典》:好戏还在后头(好戏还在后头)  拼音:hǎo xì hái zài hòu tóu
1.精采的剧情还在后面。
2.事情尚未结束,而后续的发展将更为精采。如:「这不过是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
《国语辞典》:行无越思(行无越思)  拼音:xíng wú yuè sī
思而后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分类:而后后行
《漢語大詞典》:还原染料(還原染料)
一种须先还原而后染色的染料,不溶于水,在碱溶液中经还原成为可溶性盐,被棉纤维等吸收后再经氧化,,恢复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色泽鲜艳,耐洗耐晒。用于棉、麻、毛、人造纤维及其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如靛蓝。
《漢語大詞典》:关补(關補)
先任命官吏而后禀报吏部。魏书·尒朱荣传:“曾关补 定州 曲阳县 令,吏部尚书 李神儁 以阶悬不奉,别更拟人。”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荣 尝关补 曲阳县 令。” 胡三省 注:“关补者,先补授而后关吏部。”
《漢語大詞典》:当刑而王(當刑而王)
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 布 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后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明 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这时节难道是当刑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