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七年而后知
 
七年辨材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4~
《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郭璞曰:『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例句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放言五首

《國語辭典》:而后(而後)  拼音:ér hòu
1.以后。《论语。泰伯》:「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2.然后。《左传。桓公六年》:「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漢語大詞典》:致之死地而后生(致之死地而後生)
兵家用语。谓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语本孙子·九地:“陷之死地然后生。” 李筌 注:“兵居死地,必决命而斗以求生。”《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昔 韩信 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也。”
《韵府拾遗 董韵》:议而后动(议而后动)
易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國語辭典》: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後生)  拼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参见「陷之死地而后生」条。《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
《分类字锦》:咨而后行(咨而后行)
唐书王圭传奉寡嫂家事咨而后行
分类:嫂叔
《分类字锦》:长而后食(长而后食)
国语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露睹父为客羞鳖焉小睹父怒相延食鳖辞曰将使鳖长而后食之遂出文伯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曰祭养尸飨养上宾鳖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
分类:
《分类字锦》:袜而后登(袜而后登)
国史补韦陟有疾房太尉使子弟问之延入卧内行步悉藉茵毯房氏子弟袜而后登侍婢皆笑举朝以韦氏贵盛房氏清俭俱为美谈
分类:毡罽
《分类字锦》:舞而后下(舞而后下)
埤雅今鹭之集每至水面数尺则必低回少盘其势与飞之时径起特异盖其天性舞而后下
分类:鸥鹭
《國語辭典》:死而后已(死而後已)  拼音:sǐ ér hòu yǐ
竭尽所能从事,到死方才停止。《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作「死而后止」。
《国语辞典》:死而后止(死而后止)  拼音:sǐ ér hòu zhǐ
竭尽所能效力,至死方才停止。《国语。晋语》:「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也作「死而后已」。
《国语辞典》:置之死地而后快(置之死地而后快)  拼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把人逼到死亡的地步才觉得痛快。
《国语辞典》:陷之死地而后生(陷之死地而后生)  拼音:xiàn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形容置身于无退路的境地,势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后生」。
《国语辞典》:毙而后已(毙而后已)  拼音:bì ér hòu yǐ
死而后已。《礼记。表记》:「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國語辭典》:而今而后(而今而後)  拼音:ér jīn ér hòu
从今以后。《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卷九四。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