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迎潮
逆潮流而上。 唐 朱庆余 《杭州卢录事山亭》诗:“静中看锁印,高处见迎潮。” 唐 项斯 《杭州江亭留题登眺》诗:“渔翁閒鼓櫂,沙鸟戏迎潮。” 明 唐顺之 《海上凯歌赠汤将军》之四:“水军队队黄头郎,迎潮直上凌扶桑。”
分類:潮流而上
《國語辭典》:见官(見官)  拼音:jiàn guān
告官、打官司。《红楼梦》第六八回:「一面说,一面大哭,拉著尤氏只要去见官。」《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武昌城里任你是谁,总得让他三分,现在听见当铺里管事的要同他去见官,他便一站就起,一手掸掸衣服,一手拉著那个朝奉的辫子,连说:『很好!很好!我们就一同去回大人!』」
《漢語大詞典》:降等
(1).古代宾主相见,客人登东阶而上以示谦抑,称“降等”。礼记·曲礼上:“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復就西阶。” 孙希旦 集解:“愚谓客就主人之阶,谓入门而右也。主人固辞,然后客復就西阶,谓转而向左也。主人与客之辞让,皆在门内。”
(2).降低官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公降袭次第:“而考以譒译、马步射,其伎皆优等,然后授以本职,否则递相降等授爵。”参见“ 降阶 ”。
《國語辭典》:降阶(降階)  拼音:jiàng jiē
走下台阶。《文选。班固。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空,逡巡降阶。」《西游记》第二六回:「镇元子正与唐僧师弟闲叙,闻报,即降阶奉迎。」
《漢語大詞典》:腾凌(騰凌)
(1).亦作“ 腾陵 ”。腾跃。尉缭子·兵谈:“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絶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鰭。”
(2).水波上涌,翻滚。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腾凌岂但河宫溢,坱轧浑忧地轴摧。” 宋 司马光 《从始平公城西大阅》诗:“ 汾水 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斾旌迴。”
(3).上升貌。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
(4).指腾空而上。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腾凌大鯤化,浩荡六鼇游。”
《漢語大詞典》:盘磴(盤磴)
盘曲而上的石级。 唐 王建 《元太守同游七泉寺》诗:“盘磴迴廊古塔深,紫芝红药入云寻。”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寺后有亭有轩,在层崖盘磴之上,水泉飞洒,竹影桃花,罨映有致。”
《漢語大詞典》:洄溯
亦作“ 洄溯 ”。
(1).逆流而上。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洄泝经千里,烟波接两乡。”
(2).引申为回顾或向上推求。 孙犁 《澹定集·致曾秀苍信》:“其稍有不足之处,是在洄溯及倒述部分,仍显枝节,略有痕迹。”
(3).指回旋的水。 唐 释泚 《游元象泊》诗:“秋风洄泝险,落日波涛深。”
《國語辭典》:龙尾道(龍尾道)  拼音:lóng wěi dào
殿前甬道。因其形逶迤屈曲,宛如龙尾下垂而得名。《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传上。安禄山传》:「每过朝堂龙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唐。王建〈宫词〉一○○首之二:「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国语辞典》:駮议(駮议)  拼音:bó yì
1.汉时臣属对朝廷决策有异议而上书,称为「駮议」。汉。蔡邕〈独断〉:「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议』。」《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又集駮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也作「驳议」。
2.持不同意见。《后汉书。卷三六。郑兴传》:「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駮议者不敢复言。」
《國語辭典》:挑剔  拼音:tiāo tī
1.苛求责备,吹毛求疵。《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现在开了这个大门,以后尽多尽用,部里头还能再多来挑剔我们吗?」《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幸而这先生是济川拜服的,有些错处,可以将就过去,也不来挑剔先生了。」
2.拨弄。如:「挑剔灯火」。唐。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诗:「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
3.雕琢、塑造。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该拨下的配偶。」
《漢語大詞典》:回水
水受到障碍物、反向流或潮流的影响而上溯或倒流。例如:淹回水而凝滞。——《楚词·屈原·涉江》
(例如在下水道或河漕中)
纸机网部排出的废水,其中含有细小纤维及其他化产药品
《國語辭典》:逆溯  拼音:nì sù
1.逆水而上。如:「河流里的鱼儿奋力逆溯而上,给人不畏困境、有志竟成的启示。」
2.追忆。如:「逆溯往事,历历如昨。」
《漢語大詞典》:冤诉(冤訴)
因冤屈而上告。旧唐书·狄仁杰传:“ 仁杰 , 仪凤 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漢語大詞典》:流溯(流遡)
即流苏。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乐上众饰,有流遡羽葆,以黄金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参见“ 流苏 ”。
分類:流苏
《國語辭典》:流苏(流蘇)  拼音:liú sū
由彩丝或羽毛做成的穗状饰物,常装置在马车、楼台、旌旗或帐幕的边缘。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诗:「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床面前一架几十个香橼,结成一个流苏。」也作「排须」、「胥头」、「须头」、「苏头」。
《漢語大詞典》:香盖(香蓋)
(1).香烟缭绕而上,如伞盖,故称。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於自宫殿见彼香烟,一刹那顷变成香盖。”亦指供奉诸佛的宝盖。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迴风香盖,反露珠幡。”
(2).庵罗果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庵罗果:“按《一统志》云:菴罗果俗名香盖,乃果中极品。”
《國語辭典》:盘梯(盤梯)  拼音:pán tī
一种特殊的铁梯。中间竖立一根铁轴,轴旁辐射的安装若干折扇形的梯级,盘旋而上,较不占空间。也称为「回旋梯」。